
根据国家卫健委办公厅等8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国卫办监督发﹝2020﹞4号)中有关医疗美容相关行业组织“定期向社会发布医疗美容典型案件以及医疗美容相关手术、药品器械使用的风险警示”的要求,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开展了医疗美容网络舆情监测工作。
现将2025年3月1日至3月31日网络舆情与风险预警简报发布如下:
一、数据采集
(一)采集平台: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疗美容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医疗美容电商数据监测系统(技术支持:北京鸣医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二)采集周期:2025年3月1日至3月31日。
(三)采集范围:
1.舆情数据:全网公开信息,包括:论坛、新闻、博客、问答、视频、微博、贴吧、平媒、微信、电视、股吧、手机新闻等;
2.电商数据:新氧、大众点评、美团等。
(四)采集内容:
根据医疗美容行业特征词,对全网相关信息进行搜索整理;根据线上公开售卖的医美产品,对电商销售的项目、价格、销量等数据进行监测分析。
(五)数据处理:
1.舆情数据:根据内容表达的语义结构,判断内容正负面关系;分析全网传播内容,聚合报告期内传播热点;结合非法行医和非法产品的相关敏感词,挖掘非法行为的敏感信息。
2.电商数据:根据项目销量,判断当月热点项目,分析项目销售比例。
二、舆情数据分析
(一)概述
2025年3月1日至3月31日,全网新增医疗美容相关信息共计1059909条。其中重点媒体频道信息218341条,占总体信息量的20%,负面信息量5639条,占总体信息量的0.1%,与上期相比,重点媒体和负面信息量有所增加,总信息量有所增加。
在本报告期内,舆情数据与上月环比对照图如下:
(二)按信息来源(平台)分布
从总体舆情来源(平台)分布来看,微博、视频、手机新闻本月占比较大;重点舆情中,视频、微博、手机新闻媒体合计传播占比68%。负面舆情方面,微博、手机新闻、视频信息量占比相对较大。
各媒体平台占比与上月环比对照图如下:
(三)按信息来源(地区)分布
全国各地区的医疗美容行业信息量,与区域内的行业机构数量、密度、市场规模和热度紧密相关,也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大致成正比关系。
舆情分布区域Top10:广东、北京、浙江、江苏、福建、四川、上海、河南、山东、重庆。
三、舆情内容分析
(一)行业热点新闻
1.热点新闻及传播趋势
1)第三届中国整形医学产业创新大会暨中国整形医学十大创新项目评选在沪举行;
2)关于召开2025年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全体理事会的通知;
3)倡导绿色医美,助力行业健康发展—2025绿色医美健康行暨华西整形美容专科联盟学术活动.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圆满结束;
2.热点词分布
本报告期内,与项目推荐、各地医院排名、口碑、价格等相关的词热度较高,具体如下(字号越大,热度越高):
(二)机构违规分析
1.管理违规:
3月的管理违规中,病历不规范、诱导消费、非法或过期药械问题占比较大。
与上月相比,医生资质问题、诱导消费类问题略有上升,收费不合理、非法或过期药械、病例不规范类问题有所下降。
2.营销违规
3月,制造违法违规广告、容貌焦虑、资质证照问题占据前三位。与上月相比,违法违规广告、容貌焦虑类问题有所减少;
3.违规行为涉及的服务项目
本报告期内,鼻部整形项目涉及的违规行为最多,其次是眼部整形和胸部整形。
4.违规行为的区域分布
其中北京、广东、河南占据前三位。
(三)服务价格指数
根据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浙江、重庆等地3月份的网络价格监测数据,部分常见项目的均价环比变化如下(单位:元)。
(四)电商销量洞察
1.电商热销项目分布
本报告期内,各大电商平台上双眼皮、玻尿酸、水光补水销量占比较大;
同比上期,双眼皮销量有所上升。
2.项目销量热力图(越红代表销量越大,越蓝代表销量越小):
四、医疗美容不良事件
(一)消费投诉黑榜
在消费投诉中,对效果不满意、未消费不退款、误导消费占据投诉榜的前三位。
消费投诉与上月对比情况如下:
(二)不良事件典型案例
报告期内,医疗美容行业不良事件报道共5639条,其中以下3条传播量较大:
1)女子花3万多元美容被注射重金属,致面部畸形增生!获赔6万余元;
2)女子做“私密修复”后昏迷?患者仍在抢救治疗中;
3)女子线雕手术三年后脸上钻出一根线;
(三)涉嫌不良事件的医疗机构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