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国家卫健委办公厅等8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国卫办监督发﹝2020﹞4号)中有关医疗美容相关行业组织“定期向社会发布医疗美容典型案件以及医疗美容相关手术、药品器械使用的风险警示”的要求,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开展了医疗美容网络舆情监测工作。
现将2025年2月1日至2月28日网络舆情与风险预警简报发布如下:
一、数据采集
(一)采集平台: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疗美容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医疗美容电商数据监测系统(技术支持:北京鸣医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二)采集周期:2025年2月1日至2月28日。
(三)采集范围:
1.舆情数据:全网公开信息,包括:论坛、新闻、博客、问答、视频、微博、贴吧、平媒、微信、电视、股吧、手机新闻等;
2.电商数据:新氧、大众点评、美团等。
(四)采集内容:
根据医疗美容行业特征词,对全网相关信息进行搜索整理;根据线上公开售卖的医美产品,对电商销售的项目、价格、销量等数据进行监测分析。
(五)数据处理:
1.舆情数据:根据内容表达的语义结构,判断内容正负面关系;分析全网传播内容,聚合报告期内传播热点;结合非法行医和非法产品的相关敏感词,挖掘非法行为的敏感信息。
2.电商数据:根据项目销量,判断当月热点项目,分析项目销售比例。
二、舆情数据分析
(一)概述
2025年2月1日至2月28日,全网新增医疗美容相关信息共计 1057000条。其中重点媒体频道信息184876条,占总体信息量的17%,负面信息量3448条,占总体信息量的0.1%,与上期相比,重点媒体和负面信息量有所增加,总信息量有所减少。
在本报告期内,舆情数据与上月环比对照图如下:
(二)按信息来源(平台)分布
从总体舆情来源(平台)分布来看,微博、视频、手机新闻本月占比较大;重点舆情中,视频、微博、手机新闻媒体合计传播占比69%。负面舆情方面,微博、手机新闻、视频信息量占比相对较大。
各媒体平台占比与上月环比对照图如下:
(三)按信息来源(地区)分布
全国各地区的医疗美容行业信息量,与区域内的行业机构数量、密度、市场规模和热度紧密相关,也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大致成正比关系。
舆情分布区域Top10: 北京、广东、江苏、福建、上海、台湾、浙江、河南、湖北、陕西。
三、舆情内容分析
(一)行业热点新闻
1.热点新闻及传播趋势
1)首届中国医美产业创新生态大会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构建新生态 强化规范化成共识;
2)天津市河北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医疗美容机构药械质量安全专项检查;
3)2025上海CBE美博会暨上海国际医疗美容博览会将于2025年5月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2.热点词分布
本报告期内,与项目推荐、各地医院排名、口碑、价格等相关的词热度较高,具体如下(字号越大,热度越高):
(二)机构违规分析
1.管理违规:
2月的管理违规中,病历不规范、非法或过期药械、诱导消费问题占比较大。
与上月相比,收费不合理类问题略有上升,病例不规范、非法或过期药械类问题有所下降。
2.营销违规
2月制造违法违规广告、容貌焦虑、资质证照问题占据前三位。与上月相比,容貌焦虑类问题有所减少;
3.违规行为涉及的服务项目
本报告期内,鼻部整形项目涉及的违规行为最多,其次是眼部和胸部整形。
4.违规行为的区域分布
其中北京、广东、河南占据前三位。
(三)服务价格指数
根据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浙江、重庆等地2月份的网络价格监测数据,部分常见项目的均价环比变化如下(单位:元)。
(四)电商销量洞察
1.电商热销项目分布
本报告期内,各大电商平台上双眼皮、玻尿酸、水光补水销量占比较大;
同比上期,双眼皮销量有所上升。
2.项目销量热力图(越红代表销量越大,越蓝代表销量越小):
四、医疗美容不良事件
(一)消费投诉黑榜
在消费投诉中,对效果不满意、误导消费、未消费不退款占据投诉榜的前三位。
消费投诉与上月对比情况如下:
(二)不良事件典型案例
报告期内,医疗美容行业不良事件报道共3448条,其中以下3条传播量较大:
1)花近200万!女子网贷上百万整容失败:11名医生无主诊医师资质;
2)割个双眼皮也能“大出血”,南京星海荟医美维权退款难!;
3)想变美却险丧命?29岁女孩赴韩医美引发败血症,手术救命!;
(三)涉嫌不良事件的医疗机构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