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卫健委办公厅等8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国卫办监督发﹝2020﹞4号)中有关医疗美容相关行业组织“定期向社会发布医疗美容典型案件以及医疗美容相关手术、药品器械使用的风险警示”的要求,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开展了医疗美容网络舆情监测工作。

现将2024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网络舆情与风险预警简报发布如下:

一、数据采集

(一)采集平台: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疗美容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医疗美容电商数据监测系统(技术支持:北京鸣医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二)采集周期:2024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

(三)采集范围:

1.舆情数据:全网公开信息,包括:论坛、新闻、博客、问答、视频、微博、贴吧、平媒、微信、电视、股吧、手机新闻等;

2.电商数据:新氧、大众点评、美团等。

(四)采集内容:

根据医疗美容行业特征词,对全网相关信息进行搜索整理;根据线上公开售卖的医美产品,对电商销售的项目、价格、销量等数据进行监测分析。

(五)数据处理:

1.舆情数据:根据内容表达的语义结构,判断内容正负面关系;分析全网传播内容,聚合报告期内传播热点;结合非法行医和非法产品的相关敏感词,挖掘非法行为的敏感信息。

2.电商数据:根据项目销量,判断当月热点项目,分析项目销售比例。

二、舆情数据分析

(一)概述

2024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全网新增医疗美容相关信息共计1301766条。其中重点媒体频道信息 188279条,占总体信息量的15%,负面信息量1876条,占总体信息量的0.1%,与上期相比,总信息量有所增加,重点媒体信息量和负面信息量有所减少。

在本报告期内,舆情数据与上月环比对照图如下:

(二)按信息来源(平台)分布

从总体舆情来源(平台)分布来看,微博、视频、手机新闻本月占比较大;重点舆情中,微博、视频、手机新闻媒体合计传播占比72%。负面舆情方面,微博、视频、手机新闻信息量占比相对较大。

 

各媒体平台占比与上月环比对照图如下:

(三)按信息来源(地区)分布

全国各地区的医疗美容行业信息量,与区域内的行业机构数量、密度、市场规模和热度紧密相关,也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大致成正比关系。

 

舆情分布区域Top10: 广东、北京、浙江、江苏、福建、四川、上海、河南、山东、重庆。

三、舆情内容分析

(一)行业热点新闻

1.热点新闻及传播趋势

1)兰州城关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医美机构专项检查;

2)离退休人员工作部携手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医疗美容中心专家团队,共同举办“健康护肤,科学医美-与美丽同行”公益讲座及专家诊疗义诊活动;

3)中国(湖南)大医美新美业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行;

2.热点词分布

本报告期内,与医美专项行动、双十一优惠等相关的词热度较高,具体如下(字号越大,热度越高):

(二)机构违规分析

1.管理违规:

在管理违规中,病历不规范、非法或过期药械、诱导消费问题占比较大。

与上月相比,医生资质、非法或过期药械类问题略有上升,收费不合理、病历不规范、诱导消费类问题有所下降。

2.营销违规

12月制造违法违规广告、容貌焦虑、资质证照问题占据前三位。

与上月相比,容貌焦虑、推荐或代言、刷单类问题有所减少;

3.违规行为涉及的服务项目

 

本报告期内,鼻部整形项目涉及的违规行为最多,其次是眼部和胸部整形。

4.违规行为的区域分布

其中北京、广东、河南占据前三位。

(三)服务价格指数

根据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浙江、重庆等地12月份的网络价格监测数据,部分常见项目的均价环比变化如下(单位:元)。

 

(四)电商销量洞察

1.电商热销项目分布

本报告期内,各大电商平台上双眼皮及玻尿酸销量占比较大;

同比上期,皮秒激光、光子嫩肤销量有所上升。

2.项目销量热力图(越红代表销量越大,越蓝代表销量越小):

四、医疗美容不良事件

(一)消费投诉黑榜

在消费投诉中,对效果不满意、误导消费、未消费不退款占据投诉榜的前三位。

 

消费投诉与上月对比情况如下:

(二)不良事件典型案例

报告期内,医疗美容行业不良事件报道共1876条,其中以下3条传播量较大:

1)杭州某有限公司美容诊所使用“无证”的麻膏,责令当事人改正,并对当事人作罚款20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2)央视曝出口腔行业内幕!不仅过度治疗、乱收费,还敢虚假宣传; 

3)发布违法广告,西安两家医学美容医院被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10万元; 

(三)涉嫌不良事件的医疗机构名单

详见《医疗美容网络舆情负面信息清单2024年第12期》


A级申报 去验证
手机站
小程序
公众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