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机构
名称
简介
地址
公立医院
三甲医院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中医医院)是一家以中西医结合为特点的大型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始建于1942年,原名“成都市立医院”,是首批“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和全科医学培训基地,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医院由位于高新区万象北路的南区和位于红星路一段的北区组成。现有编制床位1860张,科室设置完整,门类齐全,现有一级科室26个,二级科室81个。   国家级重点专科4个,国家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学(专)科13个,市级重点学(专)科8个。建有“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3个,“四川省名中医工作室”6个。在职职工2500余人,高级职称342人,博士后、博士116人,硕士近40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省、市名中医45人,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学术及临床经验继承34人、省级师承38人,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培养和中药师承3人。担任国家、省、市医学会各专委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以上职务46人,国家级和省级专业杂志副主编、编委2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6人,兼职教授66人、副教授238人。设有儿童脑瘫康复中心、“治未病”中心等50多个特色专科门。正向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奋进。   在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儿童康复科、中医“治未病”等处于西南地区领先地位,具有较高的行业影响力和品牌竞争力。我院的“成都中医名医馆”是目前中国西部地区汇集名中医最多、声誉最大的名医馆,已成为成都市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近年来,医院先后获得包括 “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计划项目和省、市重点科技项目300余项,获各级政府科技进步奖200余项,申请专利10余项。医院目前拥有各种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总值达4亿元,资产总值达27.2亿元。医院规模、技术水平、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和品牌影响在中西部地区同类医院中名列前茅,正向建设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全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行业最优的中西医结合医院昂首迈进。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南区万象北路18号
公立医院
三甲医院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市红十字医院)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始建于1892年,由加拿大基督教会医学传教士创办,原名福音医院,后又称四川红十字会福音医院、仁济医院,是西医入川原点、四川红十字运动发源地和第一家红十字医院,也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前身。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卫生系统“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改革创新医院”、“改善服务创新医院”、“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 医院共有庆云院区、龙潭院区、草市分部。庆云院区及草市分部业务区占地面积约40亩,目前在建龙潭院区占地面积约60亩,2020年底将投入使用。医院职工2375人,其中高级职称353人,博士91人,硕士500人;国务院和市政府特殊津贴12人,省市学术带头人21个;有临床科室39个、医技科室11个、职能科室19个。共有编制床位1450张,服务区域总人口300万人。 拥有省、市、院三级重点学科群和一批特色专科:省级重点(学)专科8个(皮肤科、烧伤整形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骨外科、康复医学科、介入放射学、麻醉学)、市级重点学科13个(皮肤科、烧伤整形科、内分泌代谢科、麻醉科、护理学、康复医学科、老年病科、肝胆胰外科、介入放射学、疼痛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肿瘤科)、国家级诊疗中心7个(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消化系统肿瘤多学科协作组、前列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脂肪性肝病诊治中心)、市级质控中心6个、多学科诊疗中心18个、市级研究所2个(皮肤病研究所、烧伤病研究所)、市级康复中心1个、省属适宜技术(慢病类)推广基地1个。现为遵义医科大学非直属成都附属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成都第三临床学院,川北医学院、成都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基地;成都市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成都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四川省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四川省第一批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内科、外科和皮肤科是遵义医科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点。 医院拥有进口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LA)、超高端双源CT、核磁共振成像仪(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数字乳腺X线摄影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单板DR、双板DR、钬激光治疗仪、在体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皮肤CT)、多功能数字化胃肠X光机、电子胃肠镜系统、电子支气管系统、超声眼科晶状体摘除和玻璃体切除设备及附件、高清电子输尿管镜、手术显微镜、高频电刀加水刀、电子十二指肠镜、口腔锥形束CT、手术导航、移动式C型臂X射线机等现代化高端仪器设备,总值达5.37亿。 128年来,医院以廉洁、安全、稳定为基本,紧紧围绕“三满意一发展”办院思路,立足“大专科,小综合”发展定位,注重皮肤、烧伤专科特色发展,心脏、康复等多学科重点发展,将患者看得了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作为医院最大的公益长期坚持,着力开展全面落实年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努力建设全国一流、西南领先,人文传统深厚、学科特色鲜明、环境优美舒适的“百年仁济”知名品牌医疗联合体。
成都市锦江区庆云南街10号;成都市青羊区草市街165号;成都市成华区华泰路2号
公立医院
三甲医院
成都第三人民医院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始建于1941年7月,历经70余年,已发展成为了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38亩,编制床位1250张,实际开放床位1450张。拥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专科2个,市级重点学科10个,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3个(居市级医院之首),附设心血管病、神经疾病和肿瘤3个市级研究所。   医院现为西南交通大学临床医学院、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成都第二临床学院、西南医科大学非直属教学医院。设有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5个,四川省普通专科医师培训基地15个,四川省药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个、四川省护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个。   医院现有在职员工2327人,卫生技术专业人员占84﹪;有海归专业人才13人,博士90人,硕士328人;获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特殊津贴20人,省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及省卫计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15人。年诊疗125万余人次,年入院5万余人次,年手术4.2万余台次,年业务收入11.8亿元。   在成都医学史上,市三医院开创了诸多先河:第一例断肢和断指再植、首例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首例腹膜透析术和首台超声心动图设备研制等等。2014年在西南地区率先成立国家级“胸痛中心”,其救治水平和反应速度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度脊柱后凸畸形的矫正手术难度步入国内、国际前沿。   医院坚持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办院宗旨,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改善服务创新医院”、“2016中国和谐医患先锋医院”和全国“医疗扶贫贡献奖”等荣誉称号。我们将秉承“大医精诚、厚德积善”的服务理念,打造一支“具有高度社会公德心,高度患者信赖感,高度职工凝聚力,高度行业认同度”的现代化团队,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努力建设成为成都市最强最大的市级医学中心。
成都市青羊区青龙街82号
公立医院
三甲医院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前身为法国天主教会于1901 年创办的圣修医院,建国后为支持西南铁路建设,于1951年整体划转西南铁路工程局成为“基地医院”。1958年,医院更名为“成都铁路局成都铁路中心医院”, 2004年,移交成都市政府成为市属公立医院。2010年,医院整建制划转成都大学,更名为成都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成都大学临床医学院在医院挂牌成立。医院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百年名医院联谊会成员单位”和“中国医疗机构公信力示范单位”。   医院开放床位802张, 医疗设备及固定资产3亿余元。拥有骨科机器人、1.5T MRI 、64 排螺旋 C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骨科导航系统、脊柱微创手术系统、腔镜手术系统等一大批现代化医疗设备,以及先进的层流手术室、电生理室、骨库、动物实验室、内分泌实验室、PCR 实验室等。年门诊近80 余万人次,出院病人 2.5万余人次。医院现有职工13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 140 余人,博士、硕士 180 余人,拥有一批省市知名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硕士生导师。医院是四川省医学会创伤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医院首席专家、大外科主任兼骨科主任李开南教授为四川省医学会创伤专委会第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骨科专委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十一届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医院学科体系完善,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学科骨科,四川省医学乙级重点学科泌尿外科,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专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胸心外科,四川省医学乙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临床遗传学实验室;成都市医学重点学科骨科;校级重点学科外科学,形成了省、市、校三级重点学科群和一批特色专科。西南地区唯一一家创伤骨科研究所——成都市创伤骨科研究所、成都市骨科质量控制中心、成都市胸心外科质量控制中心设在医院。   医院为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四川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和遵义医学院临床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拥有集科研和临床服务于一体的中心实验室,完成了成都市首批 GCP 基地建设并顺利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医院与湘雅医学检验所合作,建立了周宏灏院士工作站,带动全院科研水平的提升,促进医疗业务水平的提高。   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先进,完成了国内西南地区首例骶神经调节神经电极植入术和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联合神经内科成立了四川省首家眩晕中心;在市级公立医院中首次采用3D打印技术治疗骨肿瘤;在成都市首次运用骨科机器人开展骨盆骨折手术,成立了四川省首家眩晕诊疗中心,院内神经疾病诊疗中心、心脏嵌合病房、胸痛中心等多学科合作临床诊疗中心,充分实现了学科的优势互补,极大地促进了多学科在交叉领域的合作和发展。医院的创伤及复合伤急救、呼吸重症治疗、高难度骨科手术、中医康复、泌尿系微创手术、前列腺癌早期诊治等技术在省内具有较大影响力。   医院高起点开展国际交流,连续三年成功举办成都国际骨科论坛暨四川省医学会骨科年会,国内首家德中科技交流基金会医学科技交流基地在医院挂牌,与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因茨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泰国清迈大学等著名大学及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深度合作和交流,与泰国清迈大学等建立常态互访机制,每年选派 3-5 名优秀护士及青年教师到清迈大学攻读医学和护理硕 / 博士。   医院作为成都市市属唯一一家大学附属医院和成都市北部区域的医疗中心,将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朝着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城市型综合大学附属医院迈进。
成都市金牛区二环路北二段82号、通锦路3号;龙泉驿区外东十陵镇十陵上街1号
A级申报 去验证
手机站
小程序
公众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