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机构
名称
简介
地址
公立医院
三甲医院
潮州市中心医院(潮州红十字医院)
潮州市中心医院前身是潮州红十字医院,始建于1922年。1982年由李嘉诚先生捐赠巨款扩建并改名为潮安医院。1990年正式命名为潮州市中心医院,是按广东省卫生厅三级甲等医院规划设置的公立非营利性综合医院,是潮州地区医疗急救、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的技术指导中心和重要基地。   医院现有占地面积约16650平方米,建筑面积56266平方米。   人员情况:全院现有员工137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24人,正高职称41人,副高职称163人,中级171人,初级455人。博士2人、硕士14人,硕导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5人。   业务概况:现定编床位800张,可开放床位约850张;近三年,年手术总例数七千多人次,年出院人数三万多人次,年门、急诊量40多万人次。近三年患者平均住院天数6.5天。   业绩荣誉:1997年被评定为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承担多个医学院校临床教学任务。2010年5月通过广东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认定,成为南方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并于2010年9月15日正式挂牌;1995年以来承担省、市级科研项目300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62项。   先后荣获卫生部、人事部授予的“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和“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教学历史: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我院已成为中山医科大学的实习基地,后扩展为汕头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潮州卫校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和临床实习基地。2005年成为汕头大学医学院硕士培养点,现有硕士生导师2名。   科室设置:医院科室设置较为齐全,符合医院管理的要求。⑴行政管理部门设有:院办、党委办、医务科、科教科、护理部、计财科、人事科、信息科、总务科、预防保健科、保卫科等11个职能科室;⑵医疗业务科室:①设有一级学科17个: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科、传染科(感染病科)、肿瘤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ICU)、医学检验科、病理科和中医科等;②设有二级学科23个: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肾病学内科、内分泌内科、免疫变态反应内科、感染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心外科、妇科、产科、放射科(含X线诊断、CT诊断、磁共振成像诊断专业)、核医学科、超声诊断室、心电图诊断室、脑电图室、神经肌肉电图室和介入放射科等。   医院多个学科在本市乃至粤东地区处于学术主导地位,其中我院神经外科被定为广东省“十五”及“十一五”医学特色专科。   医疗设备:我院医疗设备条件在粤东处于领先地位,并不断更新换代,以满足日常诊疗工作及医疗业务发展的的需要。目前医院拥有国际知名品牌的荷兰磁共振成像系统(MR)、GE64排128层CT、螺旋CT、Philips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ECT)、数字减影成像系统(DSA)、1000mA日本3200型X光机,日本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aye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血液透析机等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为保证诊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保障。
潮州市环城西路84号
公立医院
三甲医院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中心医院、北大深圳医院)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原名“深圳市中心医院”,是深圳市政府投资建成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医院于1999年底建成开业,2001年9月,深圳市政府与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医院更名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北京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纳入北京大学附属医院管理体系。2011年,经广东省医院评审委员会评审,认定为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5.9万平方米,编制病床800张,实际开放病床1200张。2015年新外科大楼投入使用后,医院总建筑面积将达22.3万平方米,病床总数达1600-1800张。医院总资产达11.3亿元,拥有总价值超7.8亿元的现代化医疗设备。现有在岗员工2059人,其中拥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高级技术人才681名,硕士以上学位人员535名,有海外留学经历人员112名。   医院开设52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1个国家级合作重点学科、8个省级临床重点医学专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市级重点学科及实验室。医院开展的一大批医学高新技术和特色服务项目,吸引了深圳、香港、澳门以及周边地区的大批患者,还有来自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前来就诊。2014年医院年门急诊总量约295万人次,年出院病人4.98万人次,年手术量3万多台次。作为临床医学院,医院设立了内、外、妇、儿等二级教研室23个,三级教研室27个。年接收北京大学本科、研究生、临床实习生50多名,其他实习、进修人员100多名。现已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培养点5个,硕士培养点37个,共有硕士、博士导师108名。现承担10多项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30多项国家、省部、市级科研课题,并获得多项国家、省、市科技成果和国家专利。   医院与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在技术和学术方面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逐步拓展对外交流渠道。医院与日本东京癌研有明病院、日本独协医科大学病院、南加州大学洛杉矶儿童医院建立了姊妹医院关系,并与国际知名的美国休斯顿医学中心、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麻省总医院、加利弗尼亚大学旧金山医学中心和法国尼斯医学中心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合作关系,并多次互访增进合作。   “仁心仁术,博学博爱”。伴随这一使命和责任的传承,年轻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将在“同享医学成果,共度健康人生”的路上,执着、坚定地不断前进!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莲花路1120号
公立医院
三甲医院
珠海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香山,自唐朝在今珠海市设立“文顺乡”起,历经香山镇、香山县,这片曾被人视为“其地最狭,其民最贫”的土地,在近千年的发展和变革中,却渐渐形成了兼容海洋文化、民俗文化、买办文化、留学文化等特立独行的文化气质,孕育了中山、珠海、澳门三地的芸芸众生。走出了民国总理唐绍仪,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洋务运动先驱唐廷枢,“留学生之父”容闳,以及首位留英学习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的中国留学生黄宽…… 珠海市人民医院坐落于香山脚下,这里曾经是百年前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无税自由港和中西文化交流平台——香洲埠。从上世纪50年代建院至今,栉风沐雨,春华秋实,见证着城市的辉煌与发展,传承着海洋文化、留学文化敢为人先,勇于担当,前赴后继,开放包容的根与魂。 百年香山,名医荟萃。 珠海市人民医院(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1995年评定为公立三甲医院医院,2017年通过公立三甲医院复审。亦是同济大学教学医院、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示范基地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胸痛中心、广东省放射介入医学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广东省转化医学创新平台单位(肿瘤微创诊疗)、澳门大学——珠海市人民医院精准医学研究中心、中央干部保健基地医院。2018年,成为全国首个同时通过“五星医院”认证和智慧医院HIC六级认证的医院。2019年,创建珠海首个5G智慧医院,并落地全国首个5G智慧医院海岛基地。同年,入选广东省第三批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2019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定等级A+,全国第116名,是珠海市唯一一家进入全国前10%的综合医院。 2019年12月5日,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正式挂牌,凝聚敢拼敢干的珠医精神,创新打造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城市医疗集团,建设“珠海模式”。目前,集团以院本部为主体,成员单位包括高栏港医院、横琴医院、海岛分院、海关医务所、康复医院、医疗卫生专业服务中心等,惠及我市90%的人口。同时,多个“二次创业工程”关键项目稳步推进。作为珠海首个5G智慧医院,医院还建立了全国首个5G智慧医院海岛基地。 医院现有编制床位1500张,技术力量雄厚,获市政府津贴奖人员1名,有市级学会主委近20名、省级学会常委以上职务担任者10余名,国家级副主委1名。医院设有内、外、妇、儿、全科、检验、病理、药学、影像、护理等九个教研室,是珠海市最重要的临床、教学、科研基地之一,是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广东省放射介入医疗质控中心、珠海市介入诊疗中心、珠海市精准医学诊疗中心澳门大学-珠海市人民医院精准医学研究中心及珠海市胸痛中心于2016年先后落户本院,我院重症医学科、临床护理、耳鼻喉科、泌尿外科、检验科、眼科、儿科等七个专科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眼科为 “十一五”省级特色专科,心血管内科 、骨科、呼吸内科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妇科为市临床重点学科,肝病中心、糖尿病防治中心两个市诊疗中心,临床分子生物为市级重点实验室,新生儿科、脑卒中为市临床特色专科。开设40余个临床专科,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检查、预防接种、特需服务、家庭病房等健康服务项目。近三年来,我院年服务量约占全市二级以上医院总服务量的四分之一。 近年来珠海市人民医院人才强院政策持续落地生根发芽,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2019年,共引进特聘专家5名,学科带头人7名,柔性引进院士5名(孟安明、董家鸿、丁健、葛均波、杨宝峰),高层次团队9个,高层次卫生人才8名。其中,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幽门螺旋杆菌之父”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教授正式受聘为珠海市人民医院特聘教授。将与珠海市人民医院本着“学科交叉、深化交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联合开展干细胞为基础的战略咨询,深化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交流。 还引进了中科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将肿瘤定量辅助诊断平台和分子影像手术导航系统落地珠海,实现重大疾病高灵敏度的早期检测、高精确度的辅助诊断,以及指导智能化的精准治疗和预后康复,推进相关生物医学技术和设备的临床转化和产业化,提高我国重大疾病以“早期检测、精准诊疗、智能康复”为核心的整体诊疗水平。 此外,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开展“医联体区域专科合作”,配合医改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以及医联体建设的需要。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回眸间,珠海市人民医院已走过60多个春秋。承载着历代珠医人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结晶,镌刻了珠医开拓创新的精神风骨,在历经峥嵘岁月和近年来飞跃式的发展后,又驶向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 不忘初心,不止于行。 面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珠医人坚守“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宗旨,遵循“ 团结、爱院、优质、奉献”的院训。致力于打造星级珠医、和谐珠医、人文珠医、智慧珠医、湾区珠医,绘制出一幅能顺应医改新局面、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航程图,引领珠医人劈荆斩浪,努力创建与珠海市国际化宜居城市相适应的国际化、辐射大湾区的区域医疗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0756-2222569 地址:珠海市康宁路79号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文章推荐 最新核酸检测注意事项,来啦! 喜讯-我院院长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院长陆骊工教授团队肿瘤项目荣获2019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 友情链接: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珠海市卫生健康局 | 暨南大学
珠海市香洲区康宁路79号;珠海市横琴新区宝兴路118号;珠海市高新区金峰西路1号。
公立医院
三甲医院
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
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创办于1907年,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老院”,2011年晋升“公立三甲医院”,2015年被评为“全国百家优秀爱婴医院”,目前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于一体,承担着周边8个镇区,辐射江门,顺德等周边市镇共130万人口的重症、复杂、疑难病症的救治任务。 医院硬件设施完备。占地183亩,建筑面积21万㎡,编制病床1600张,建有现代化高质量的检验中心、层流手术室和消毒供应中心,拥有中央空调、中央供氧系统、256排CT、1.5TMR、直线加速器等。 医院业务稳步发展。目前年门诊量283万,出院人次7.11万,手术人次约4万,三、四级复杂高难手术占45.64%;C、D型复杂疑难危重病人收治率67.19%;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山市医疗质量全优单位”。 医院学科建设卓有成效。现设有内、外、妇、儿等7大系统, 54个专业开设50多个病区,辖管9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拥有三个省临床重点专科——眼科、泌尿外科、临床护理,四个市重点专科——产科、神经内科、手外科、微创外科,六个市特色专科——疼痛科、消化内科、儿科、新生儿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内分泌代谢外科。根据市委市政府西北组团中心医院的定位,我院重点打造了国家级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产前诊断中心。同时,注重发展新兴学科、前沿交叉学科,如减重代谢外科、疼痛科、微创外科、血管外科、整形美容专科、现代康复专科等,强大的综合实力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患者前来就医,减肥、减痛项目更是成为跻身于全省前三的专科,使周边市、镇广大群众的危急重症和疑难疾病在黄金时间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救治。 医院“龙头”品牌独占鳌头。“妇幼中心”作为医院“龙头”品牌,在“珠三角地区”都具有较大影响力!妇产科年分娩量超过13000人次,连续五年居全市第一,其中高危妊娠超过60%。曾成功抢救孕26周出生体重680g的早产超低出生体重儿。妇产科是中山市十二五、十三五重点专科。产科进入全省公立三甲医院医院DRG评价排名前10位,作为广东省重症孕产妇救治联盟成员、中山市北半部产科区域急救中心,产科承担中山市北部地区危急重症孕产妇的救治及转诊,年门诊量达37万人次,开设了产科门诊、高危妊娠专家门诊、产前诊断中心、孕产妇健康管理中心,并设立营养、助产士门诊,可进行远程胎儿监测。产前诊断中心可以进行多种胎儿疾病的诊断及筛查,并能开展胎儿宫内药物治疗、多胎减胎术等。小榄人民医院致力于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妇幼保健科负责该项工作专项管理,开设了孕妇学校、妇女保健中心、儿童保健中心等,对产后妇女和出生后的儿童进行长期的跟踪保健和康复工作! 医院人才建设硕果累累。我院坚持“办好一家医院,办成一所学校”的办院理念,通过十年努力,职工学历和职称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目前,在职职工2000多人,高级职称专家近300名,硕士、博士近200名,近三年,先后荣获“全国百家优秀爱婴医院”、“全国优秀医院院长”、“广东优秀院长”、“全国优秀护理部主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 医院科研教学不断突破。承担了南方医科大学等18所高等院校教学任务,成为了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基地;近三年承担各级科研立项185项,荣获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等22项、科技进步奖11项、专利7项;发表论文568篇,其中SCI论文11篇,核心期刊343篇。
中山市小榄镇菊城大道中65号
公立医院
三甲医院
中山市人民医院(广东药学院附属中山医院)
  中山市人民医院位于中山市中心城区,坐落在莲峰山麓,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临床研究生教学基地和广东医学院的临床学院。先后荣膺“爱婴医院”、“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百家文明医院”、“广东省信息化示范单位”、“卫生部数字化医院试点示范单位”、“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构建和谐关系示范医院”等光荣称号。2018年在广东省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获全省第三、地级市第一的好成绩。2019年我院案例“全面多维度的医院绩效评价体系”入选“中国现代医院管理典型案例”,全国仅4家医院获此殊荣。   医院占地面积8.8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7.9万平方米。院内绿树成荫,环境优雅舒适。拥有员工3300人,其中高级职称703人;博士学历98人,硕士55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中国医师奖获得者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2003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独立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为全国第一家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地级市医院,截至2020年底共引进培养博士后科研人117人,留院工作73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拥有27个专业培训基地,其中口腔全科基地是“2021年度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是省内唯一拥有全国重点专业基地的地级市医院。2018年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   附设有中山市急救中心、中山市肿瘤研究所、中山市临床医学研究所、中山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中山市老年医学研究所、中山市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先进诊断与先进治疗临床研究中心;拥有口腔分院、莲峰门诊、肿瘤分院、南朗分院等分部。年门急诊人次逾300万,出院人次逾9万,全院手术及操作人次逾6万。   医院各类学科齐全,编制床位2000张,开放床位2040张(包括康怡特诊中心床位130张和侨商会楼病房床位60张),61个临床医疗科室,16个医技科室,78个专科门诊。拥有大批现代化医疗配套设施,如256层螺旋CT 1台、MRI 3台、直线加速器2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5台、共焦激光眼底造影系统、自动化药房系统、复合手术室等。   医院坚持科技兴医的发展战略。2001年成立了器官移植中心,目前是国内唯一获准可同时开展所有大器官移植的地级市医院。2016年5月24日,一天内组织五台大手术,并实现所有大器官在同一医院完成捐献和移植,在国内医院属于首例。2017年,我院成功为8岁男孩实施心脏移植手术,创下此类手术年龄新低。迄今共完成器官移植1400余例,其中心脏移植99例,肝移植297例,肾移植998例。2013年成立器官获取组织(OPO)以来,完成器官捐献287例,获取器官(组织)1283个,1278名患者因为捐献器官得到救治。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2007年亦通过卫生部准入评估,成为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定点医院。2012年通过评审成为卫生部脑卒中防治重大项目基地医院。附设于医院的中山市肿瘤研究所,被评为“广东省五个一工程重点专科”,连续多次参加鼻咽癌国家攻关课题。拥有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血液内科、普外科、急诊科、内分泌科、检验科、口腔科、胸外科、肿瘤科、眼科等11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检验医学中心通过国家认可委ISO15189医学实验室评定。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治中心顺利通过卫生部评审,并与法国国际盆底康复学校合作成立国内首家中法联合盆底康复培训中心。2011年心血管内科等首批8个临床专业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成为国内为数不多获得此资格的地级市医院。是中国首批“PAC区域示范医院”、“PAC长效避孕示范基地”及“PAC五周年十大感动人物团队”。   截至2016年共获得中山市科学技术奖74项,其中一等奖14 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46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2019年共发表科研论文264篇,其中SCI收录31篇。核心期刊发表78篇,出版专著1部,发明专利1项。在各级学会、杂志担任职务:其中国家级常委7人、委员56人,中华系列杂志4人。为36所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实习基地,2017年与香港城市大学等院校达成教学合作。2018年与河南大学护理学院签署了硕士研究生教学合作。   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建成了数字化医院,实现了无纸化、无胶片化运作。现拥有50多个信息模块,充分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使用,为医院管理、病人就诊构筑了高效的信息平台,带来了管理模式和就诊模式的巨大变革。《大规模集成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先后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优秀项目,医院数字化建设在国内享有盛誉。医院获邀参加研究“中国医院信息系统基本数据集标准”,被委任为第五组组长单位,还获得卫生部首批公布的“数字化医院试点示范医院”称号。早在2009年已在国内率先开通114门诊预约服务,并实现了光盘刻录保存病历,入选卫生部电子病历试点单位。《基于三网融合的数字医疗互动应用服务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的科研课题先后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奖二等奖。医院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的《面向数字化医疗的医学图像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唯一获得国家级奖励的项目。官网、官微多渠道门诊预约就诊,省内率先实现微信平台的检验结果自助查询,实现智能自助缴费服务终端,全国住院医保实时结算。   积极探索对外合作模式。在医联体的建设方面,医院牵头联合18家医院及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以资源共享、技术支持、服务衔接为纽带,各单位分工协作的医联体;2019年10月,通过镇区医院托管的方式成立南朗分院。通过“中山市胸痛中心”、“综合卒中中心”“中山市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疾病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中山分中心”、“中山市呼吸专科医联体”、“粤港澳大湾区神经外科联盟”等组建了多个专科联盟。同时积极推进六大中心(影像、病理、检验、消毒供应、心电、手术麻醉)的建设,为区域内医疗机构提供公立三甲医院医院的服务,实现高端资源共享,填平补齐各合作医院发展不平衡的短板,促进了下级医疗机构的发展。按照公立三甲医院医院的功能定位和区域医疗中心的发展目标,积极探索新医疗格局下各种内生需求,与国内外合作伙伴开展全方位合作,打造医疗健康生态圈。与西藏、云南等对口医疗帮扶单位以多种形式开展互联网+医疗、驻地指导,切实提升受扶单位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分级诊疗和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医院与国内外著名医疗机构建立了广泛联系。自1993年以来,医院与澳大利亚医疗队共开展了6次“开心行动”.1998年与美国夏威夷皇后医院结为姐妹医院,之后又先后与台中荣民总医院、法国尼玛大学医学院附属卡瑞摩医院、澳门镜湖医院签约成为友好医院,分别与瑞典哥德堡大学附属耳鼻喉医院、美国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香港亚太口腔医疗组织、香港中文大学、台湾慈济骨髓库、马来西亚国际医药大学等医疗机构及高校就相关专业科研医疗项目达成合作协议并按计划逐项开展。近年来还加强了与香港医疗政策研究学院、香港大学、香港伊丽莎伯医院、美国夏威夷大学医学院等的联系。为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医疗水平的接轨,多年来我们分别选送医疗和护理骨干分赴美国、德国、比利时、英国、法国、香港的医疗中心进修学习。截至2019年底我院在德中交流项目中共派出38人赴德进修学习。此外,与北京安贞医院共同完成“骨髓内骨髓移植诱导心脏移植术后长期供体特异性免疫耐受临床应用研究”的课题,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更值得一提的是,受澳门镜湖医院的邀请,我院先后派驻多名肝胆专科技术骨干到该院,为其提供技术指导。广泛的对外交流促进了我院医疗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医院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正逐年加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山市人民医院的全体员工一直以孙中山先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激励着自己,不断追求和探索,为保障民众的身心健康而不懈努力。
中山市孙文东路2号、中山市石岐区湖滨路73号、中山市太平路260-264号、中山市市委市府大院信访大楼、中山市南朗镇南岐路南朗医院门诊大楼三楼A区
公立医院
三甲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汕头医院(汕头市中心医院)
汕头市中心医院创建于1922年,现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挂牌“中山大学附属汕头医院”。2019年入选广东省第三批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被评为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医院”、省卫健系统“四有”工程试点单位和“党建文化培训基地”等,建立全省首批、粤东首个互联网医院。 一一一、业务总量:医院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实际开放病床2101张,在职员工3504名,规模和业务量居粤东前列。2019年门急诊量157.22万人次,出院人数9.16万人次,手术量4.19万人次。 一一二、硬件设施:拥有国内先进的复合手术室、3D手术室、一体化手术室、数字化手术室、PET-CT、3T核磁共振、双源CT、直线加速器、全自动生化检测流水线、直升机停机坪等高端设备设施,这些硬件设施均为粤东首个。 一一三、人才力量: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名,全国优秀院长1名,全国先进工作者4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名,全国巾帼建功标兵1名,广东好医生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名,国际协会任职3名,省“扬帆计划”7名,省杰出医学青年人才3名,高级职称以上人员526人,硕士以上人员479人,在国家省市各级专业学会任职共有410名。 一一四、学科建设: 一一1、建成“两站十一中心”:广东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肺癌研究所粤东肺癌临床中心、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粤东心血管病临床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粤东分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汕头分中心、粤东微创中心、华南泌尿系结石病因诊断及防治基地汕头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国家胸痛中心、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区域中心、粤东神经肿瘤会诊中心、广东省房颤中心联盟单位。 一一2、拥有四大科研平台:国家级生物标本库、中心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随访中心。 一一3、成为五个国家省部级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山大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中山大学/汕头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 一一4、现有广东省医学特色专科1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12个、广东省重点扶持建设临床专科1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1个,市临床重点扶持建设专科2个。 一一五、科研成果:参与国家863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食道癌科研攻关,以共同作者身份在《Nature》杂志的母刊和子刊上分别发表研究论文各一篇;四次获得国家自然基金资助;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两篇,影响因子均达10分以上。 一一六、医联体建设:目前,已涵盖9家单位的“医疗联合体”,借助合作、托管、专科联盟和医共体四种形式,通过双向转诊、远程会诊、派驻专家、接收进修和定期开展培训等方式全力推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
广东省汕头市外马路114号;汕头市中山路60号第三、四层;汕头市鮀浦街道石城路1-5号;汕头市红领巾路10号
公立医院
三甲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山五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也是中山大学在珠江口西岸唯一的直属附属医院。医院前身是始建于1992年的珠海市医疗中心,2001年正式归属中山大学。总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规划床位4000张,现开放床位数1974张。医院是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国际医疗救援定点单位,也是外国使领馆指定的珠海救治单位。 传承百年中大医科文化,打造大湾区医疗高地 医院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充分发挥中山大学医科的人才、学科、管理及技术资源优势,学科门类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特色专科突出、多学科综合优势强。医院拥有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外科学(普外)、肿瘤学、耳鼻咽喉科学、眼科学、神经病学等6个国家重点学科;医学影像科、传染科2个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肿瘤科、感染科、普外科、肾内科4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5个珠海市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和一批珠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医院是珠海唯一具备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拥有肝、肾、肺三大器官移植资质,成功完成珠中江首例肺移植手术。建成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级胸痛中心、产前诊断中心。成立肿瘤中心、感染病防治中心、介入医学中心、心血管病中心、脑血管病中心、凤凰医疗中心(包括MDT诊区)等多学科诊疗中心;形成肿瘤、感染、心脑血管、器官移植和影像医学五大优势学科群,整合产前诊断中心、围产医学中心、产科等资源打造优生优育学科群;创建眼视光中心、口腔医美中心、精神心理科等特色学科群。充分彰显了医院临床专科的强大实力,医疗服务能力稳居珠海首位。 汇聚高层次人才团队,培养卓越医学人才 作为中山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组成部分,医院大力实施“人才兴院”战略,引进和培育高水平医疗团队。医院现有教职工2850人,高级职称人员304人,博士221人,并拥有重点研发计划首席专家、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南粤百杰”、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等一批高层次医学人才。聘任3位院士为荣誉教授,与院士专家长期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医院人才结构与规模在大湾区西岸独占鳌头。 医院是中山大学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临床教学基地、广东省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拥有全建制医学教育体系和医师培育体系。设有博士点54个、硕士点54个,并设有中山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博士生导师49人,硕士生导师165人。医院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广东省首家全科医生师资培训基地、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2019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业务水平测试全国第13名,广东省第3名。2020年全科专业获广东省住培重点专业基地。 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建设一流医学科研平台 医院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医学科技发展前沿,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建设,打造一流医学科研平台,推动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的发展。医院拥有广东省生物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分子影像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中山大学生物功能与分子影像平台、中山大学介入放射学研究所、生物样本库(中山大学精准医学科学中心珠海示范库)、分子影像中心、感染与免疫学研究中心、临床数据中心、中大五院—华大基因联合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医院还拥有珠江口西岸地区首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涵盖18个专业,共开展I期、III期药物临床试验48项。 医院多项科研指标领跑大湾区西岸城市群。近五年医院获各级科研课题立项300多项,科研经费总额1.38亿元。其中国家重大(点)研发计划3项、国自然基金54项(国自然重点项目1项),均为珠中江地区医学研究的历史性突破。我院以第一完成单位共发表SCI 论文500多篇,其中高水平论文40多篇,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如《Cell》、《Hepatology》、《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Cell Res》、《Gastroenterology》、《Gut》、《National Science Review》、《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British Medical Journal》、《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医院主办的《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每年主办10 多次大型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彰显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我院在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同时,始终以救死扶伤、造福社会为已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各类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抢险救援中冲锋在前,积极对西藏、新疆、云南、边远山区及基层医院开展对口支援和精准帮扶,圆满完成多次援外医疗任务,大力彰显医院以人民为中心的大爱情怀,赢得政府、社会和患者的充分肯定与广泛赞誉。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广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广东省巾帼文明岗、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2020年,我院作为广东省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荣获广东省抗疫先进集体表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年轻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坚持面向医学前沿、面向健康中国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国际视野开放办院,对标国内最优、国际一流,努力朝着国家级区域医学中心的目标迈进。
珠海市梅华东路52号
公立医院
三甲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三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原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始建于1971年,是国家卫健委直管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爱婴医院、广东省文明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优秀集体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18年12月,获批准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第二批重点建设医院。 医院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济济,拥有在职员工461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030人,高级职称人员547人。医院目前拥有天河院区、萝岗院区(岭南医院)、粤东院区、肇庆院区(筹建中)四个院区。天河院区与萝岗院区位于广州。天河院区开放床位1800余张,日均门急诊量超过14000人次;萝岗院区规划床位数1500张,目前一期开放床位600余张,日均门急诊量约4000人次;位于梅州的粤东院区规划床位数1500张,现开放床位700余张;位于肇庆的肇庆院区于2021年10月起投入运营,规划床位数1800张。 医院学科门类齐全,专科特色明显。医院拥有普通外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肾病内科、耳鼻咽喉科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内分泌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中医肝病科、感染病科、风湿免疫科、临床护理、骨科、器官移植科等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血液内科、神经外科、骨科、神经内科、急诊科、检验科、耳鼻喉科、产科、麻醉科、康复科、病理科、口腔科、皮肤科、肾内科、儿科、消化内科、医学影像科、感染性疾病科、临床护理、呼吸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中医肝病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等25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以及13个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 肝脏病学科是医院的龙头学科,目前已形成包含肝脏内科、肝脏外科、重症监护、麻醉科、肝脏影像与介入治疗、肝病实验室等多学科综合诊疗和临床科研的强势学科群,在重型肝炎救治、肝癌早期诊断、肝癌微创治疗、成人活体肝移植、儿童劈离式肝移植、器官移植麻醉、肝移植围手术期影像评估等急难重症中的诊治水平全国领先。 涵盖儿童行为发育科、心理科、脊柱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等的脑病学科是医院快速崛起的特色学科群,儿童自闭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脊柱外科微创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吞咽及认知功能康复等在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享有盛誉,其中儿童自闭症已成为国内翘楚。结合在脑病诊治领域形成的优势和特色,我院成立了广东省首个“精神与神经疾病研究中心”,并获批牵头建设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力争建成国家级区域性脑病基础研究中心和脑科学转化医学大平台。内分泌科、风湿科、泌尿外科、超声科等优势学科积极探索医疗新技术,在糖尿病防治、强直性脊柱炎精准诊疗、前列腺癌微创治疗、肿瘤消融治疗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医院注重发展医学前沿技术,生物治疗中心成为国内第一批获批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基地,在多项干细胞临床治疗中均取得重要突破。 作为中山大学医学部的主要临床教学基地,医院拥有临床医学硕士点43个,博士点4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24个国家住院医师培训专业基地(其中1个专科示范基地,2个骨干师资培训基地)、1个国家专科医师培训专业基地,1个中国医师协会腹腔镜外科医师培训基地,硕士生导师280人(不含兼职导师),博士生导师132人(不含兼职导师),承担了多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师以及全国各地进修生的培养任务。《传染病学》是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广东省精品课程、广东省教学团队;《性与生殖健康》是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内科学》、《远离传染病》是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外科学》是省级精品视频共享课;《精神病学》、《皮肤性病学》、《康复医学》、《诊断学》、《妇产科学》、《性医学》、《外科学》、《内科学》是中山大学精品课程。 医院着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基地和优质学术平台。拥有中山大学资深名医1人,中山大学名医7人,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16人;省部级科研基地15个,厅局级科研基地6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格认定专业9个;主办和承办了《Liver Research》、《新医学》、《器官移植》、《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及《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等国家级杂志,均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近五年来,我院获得各级科研项目约1200项,经费总额超过5亿元,以我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文章1100余篇,一系列高水平论文发表在世界权威学术杂志上。此外,我院专家团队牵头或参与的重大科研项目也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大荣誉。 医院配备有 PET-CT、3.0T MR、320排CT、DSA、乳腺X光机、四维彩色多普勒诊断仪、骨密度仪、大型生化自动分析仪,以及中央重症监护系统、杂交手术室、人工肝支持系统等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医疗设施。此外,医院还实行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建立了信息管理技术系统,其中包括医学影像和检验数据传输系统、电子病历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等。 医院非常重视构建具有竞争力和凝聚力的医院文化体系,用先进的文化武装全体职工,确立了院训、院徽、院歌,形成独特的医院文化并汇集成为强大的发展动力。三院全体医务人员将秉承“医德至上,博积精勤”的院训,发扬救死扶伤、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紧密协作的精神,以“爱心、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竭诚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广大民众提供更温馨、优质、高效的健康医疗服务。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全体三院人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聚合发展之力向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专科特色明显的强大的现代化医院”的建设目标奋勇前进。
广州市天河路600号,广州市天河区龙口东路2、4、6号之3-4层、7-10层
A级申报 去验证
手机站
小程序
公众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