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机构
名称
简介
地址
公立医院
三甲医院
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青岛市中心医院(并称青岛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始建于1953年(始称青岛纺织医院),是青岛首批三级甲等医院,2003经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批准,更名为青岛市中心医院.并承担全市职业病防治任务。青岛市中心医院医院隶属于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   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组成:   青岛市中心医院   青岛市肿瘤医院   青岛市职业病防治院   目前,集团占地面积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资产总额达8亿元。集团开设专业科室47个,医技科室18个。年门诊量超过60万人次,出院患者3.2万人次,手术10000余例。拥有调强适形直线加速器、PET-CT、头体合一伽玛刀、中子刀、氩氦刀等国际一流的高精尖设备及以HIS、PACS、LIS为主导的现代、高效数字化医疗信息平台。   集团现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学科)5个,市级重点学科(A类及B类)1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职业病、急诊科、呼吸内科、血液科、肿瘤中西医结合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结核肺病、肿瘤放疗学科、乳腺科、肿瘤中西医结合为市级重点学科;肿瘤分子影像诊断、急诊心脏介入、脑血管病诊治、造血干细胞移植、糖尿病治疗、消化微创介入、骨转移瘤及骨性疾病核素治疗和中医肾病为市级特色专科;血液内科、分子影像中心和核医学为中华医学会青岛分会主委单位,生物中心为市级重点实验室。   近年来,集团在承担国家、省、市级课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以及出版专著等方面位居青岛委属单位前列。集团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第四军医大、天津血研所密切协作单位,并与美、日、韩、英、德、澳等多个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著名高等学府和权威医疗机构保持紧密的学术联系。
青岛市四方区四流南路127号
公立医院
三甲医院
青岛市立医院
青岛市市立医院始建于1916年,是一所拥有105年悠久历史,辖本部、东院、西院、市皮肤病防治院、徐州路院区5个院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疗养于一体,市属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山东省综合类别区域医疗中心。 集团现有职工5025人,78名国际专家、28名国家级主委副主委定期来院工作,自我培养国务院特贴专家、泰山学者、省部级突贡等专家41名,青岛市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优秀学科带头人等市级专家158名,形成了脑科中心泰山学者团队、心脏中心国际标准诊疗团队、各专科急危重症诊疗团队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编制床位4180张,发展规模进入全国前30强。门急诊量位列全国第74名,手术量位列全国第64名,技术难度系数CMI名列全省第六位。在国家三级综合医院绩效考核中,名列全国第103名,实现历史性飞跃。 现有山东省临床精品特色专科1个、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专业7个、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17个,青岛市A类重点学科5个、B类重点学科16个,青岛市专科质控中心18个、青岛市临床研究中心5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4个。学科科技影响力位居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百强榜第89位,上榜数量连续7年位居全省第四。 拥有全球最先进的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ROSA机器人、PET-CT等高端设备,获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成为卒中、胸痛、心衰、房颤、高血压等国家级专病中心,挂牌消化道肿瘤、辅助生殖、呼吸康复等国家级临床基地,入选了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TAVR、3D打印、数字导航、左心耳封堵术、人工智能等一大批新技术领先。 搭建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研究、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高端平台,国家自然基金等科研立项、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等科研成果、SCI等高水平论文成倍增长,两次站上了中华护理学会的最高领奖台。作为国家首批住院医师、全科医师等规范化培训基地,挂牌成为山东大学非隶属附属医院,成为青岛大学直属附属医院,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临床教学认证,步入国家高等医学教育的行列。 创新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组建城市医疗集团推动分级诊疗,推出了绩点制绩效分配、医疗标准化建设、智慧医疗建设、药品耗材精准管理等一系列改革行动,取得了一大批改革成果,在全行业树立了标杆和典范。出色完成了2018年上合峰会和2019年海军成立70周年医疗保障任务,形成重大活动医疗保障“市立标准”,成为国家应急救治体系建设的范例。 集团将秉承“服务百姓、奉献社会”的宗旨,贯彻“改革、创新、发展”的理念,传承百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社会信誉,坚持人才引领、技术进步与内涵发展的指导方针,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体系,立足胶东半岛,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努力建设国际水准的医学中心、员工爱戴的温馨家园、患者信赖的品质医院。
青岛市胶州路1号
公立医院
三甲医院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898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的省属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省直保健定点医院,位列复旦“中国医院排行榜”第62位、国家卫健委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第20位。 目前,医院市南院区、崂山院区、西海岸院区、市北院区、平度院区开放床位5710张。全院年门急诊量600万人次、出院24.3万人次、手术12.9万例,四级手术人数全国第3位。拥有国家级临床重点学科(专科)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4个、精品特色亚专科3个,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获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口腔医学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 医院现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573名,博士997名,硕士1915名,留学归国人员200余名。拥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2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8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7人,担任国家级学术委员会常委及以上职务14人,省级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上职务286人。 医院建设了国内一流的科教楼,拥有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批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PET-CT等国际一流设备,万元以上设备达1万余台件。 医院打造了国内一流的器官移植中心,目前已完成高难度心脏移植22例,肝脏移植846例,肾移植1603例,肺移植5例,数量及水平稳居全省第一;达芬奇手术水平达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已实施达芬奇机器人手术4240余例。与此同时,医院大力推行智能化医疗,获批全省首批互联网医院,成为全省唯一通过国家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评审四甲医院。 医院成立了张英泽院士工作站、诺贝尔奖工作站;2020年获批国自然基金41项,全省名列前茅;医院先后荣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奖项,取得历史性突破;主办《精准医学杂志》、《影像技术》杂志;在《NATURE》杂志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单篇影响因子达43.07;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参展“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医院位列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第35位。 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无障碍就医”工程,圆满完成“11.22”重大事故抢救工作、上合青岛峰会医疗保障任务,赢得习总书记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题报道。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青岛市市南区江苏路16号
公立医院
三甲医院
临沂市中医医院
临沂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76年,是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首批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滨州医学院中医临床学院、省级文明单位,现已发展成为山东省地市级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中医医院之一,是临沂市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急救、康复、科研、教学和技术指导中心。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目前拥有总院、北城医院、国医堂、健康管理(治未病)中心、高铁院区(建设中),编制床位1400张,年门诊量80余万人次、出院病人5.57万余人次。2021年开工建设的高铁院区,总占地面积约218亩,建筑面积29.9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450张,预计2023年一期达到开诊条件。 医院大力实施“建名院、创名科、树名医”战略,是临沂市中医特色技术诊疗中心,临沂市中西医结合骨伤、眩晕病、眼科、胸痛、肿瘤诊疗中心。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疗效明显的优势专科集群,康复科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项目建设单位,烧伤科被确定为中国中医烧伤疮疡专科建设单位,心血管病科被确定为全国高血压教育与管理计划示范基地。拥有肛肠病、心血管病、风湿病3个国家级重点专科,骨伤、儿科、肝病、肺病、脑病、脾胃病、内分泌病、针灸、治未病、康复、妇科11个省级重点专科,骨科、产科、急诊科等35个市级重点专科。 医院积极推行中医经典、中医治未病、中医外治、中医康复、中医护理“五个全科化”建设,开设青年中医专家门诊、博士门诊、中医经典病房,在全市率先开展中医日间病房、中药代煎配送一体化等服务,开展针灸、推拿、康复、“治未病”“冬病夏治”等中医药特色服务,大力推广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建有临沂市肛肠诊疗中心、临沂市针灸推拿中心、健康管理(治未病)中心、中药制剂中心等。经临沂市人民政府批复,承建临沂市医养健康产业研究院,依托研究院,积极探索发展“中医药+”新业态,进行经典名方二次研发,实现中医药与保健、养老等业态的跨界融合,建设高层次中医药科研创新平台,争创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医院将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建设中医特色突出,综合服务功能一流的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和现代化中医强院而努力奋斗!
临沂市解放路211号
公立医院
三甲医院
临沂市人民医院
临沂市人民医院的前身是美国教会医院,始建于1891年。医院是山东省首批三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之一,也是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高级脑卒中防治基地、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 医院设有解放路院区、北城院区、河东院区,总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总开放床位4082张,员工6000余人。2021年,医院完成门急诊318万、出院病人19.55万人次、手术9.54万台次,平均住院日5.94天,三四级手术占比70.73%,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医院前列,药占比、耗材占比等指标保持稳定,运营结构更趋合理。 十三五期间,医院各项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综合竞争力跃居新水平。在2020年度山东省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服务绩效分析评价结果中,医院综合排名位列全省第二名、地市级医院第一名;在中国医院竞争力艾力彼排行榜中连续4年位列全国地市级医院第七名。二是核心竞争力实现新跨越。目前,医院有省级重点专科/专业45个,重症医学科获批2021年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等“六大中心”建设成效明显,其中卒中中心综合排名稳居全国前列,连续四年被国家卫健委脑防委授予“五星高级卒中中心”;孕产妇救治中心成功创建省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省级呼吸专科区域医疗中心顺利通过PCCM学科规范化建设复审,成为国家“幸福呼吸”项目建设单位;癌症中心、生殖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先后通过省级规范化现场校验;心外科获批国家认定心脏移植执业资格,医院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获得心脏移植资质的地市级医院。以学科发展带动科研攻关的重大突破,心脏移植等130多项新技术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仅202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1项,数量居全省地市级医院首位。三是就医获得感达到新高度。医院投资1.2亿元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集成平台,信息化水平跃居全省第一方队,整体预约率达到88%;上线门诊、住院电子票据系统,打造了“掌上结算”便民新通道;开通“互联网+”线上复诊,实现药品配送到家,患者就医获得感极大提升,医院被省卫健委评为“智慧医院”和优质服务品牌。四是内涵建设取得新突破。医院充分利用DRG、RBRVS等管理工具,深入开展主诊医师、临床路径、单病种收付费管理,临床路径病种数量达到629、覆盖94个科室,临床路径入径率达90%、完成率达95%、覆盖率达54%;扎实推进日间诊疗服务,日间手术占比达到17%。收治疾病病种数1041个,CMI值1.05,各项指标持续稳定向好。五是硬件设施迈上新台阶。面积51万平米的北城新区医院,各项建设规划均体现人性化关怀,各项设施设备均有了质的飞跃与提升,配有西门子PET-CT、瓦里安直线加速器、GE256排CT、GE3.0T静音磁共振等先进的医疗设备,拥有2间国内先进的数字化杂交手术间(CT手术间和DSA手术间),千万沂蒙百姓不出临沂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诊疗服务。 医院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文化建设,以“医路跟党”巩固核心价值体系,凝练医院百年文化基因,推进红色基因移植,创新文化载体与符号,建成全国医疗机构中规模最大职工文体活动中心、消防安全体验馆、院史馆;利用节假日开展走访、慰问、文艺晚会等活动;在职工生日、子女入学入托、健康体检、团购服务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温馨措施,打造出了一条提升员工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幸福路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唱响时代主旋律,今年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院党委被党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20年,我院感染科党支部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院党委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并荣获2020年度“全国医院质量管理奖”。
临沂市解放路东段27号
A级申报 去验证
手机站
小程序
公众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