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机构
名称
简介
地址
公立医院
三甲医院
武警湖北总队医院
坐落在武汉风景秀丽蛇山北麓的武警湖北总队医院,始建于1954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有正副主任医师7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88人,有1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是武警医学院、江汉大学医学院等4所医药高等院校的教学医院,有15人任兼职教授,有32人在全军、武警部队和省市各专业学术组织及医学期刊担任委员和编委。 医院现设先后临床医技科室43个,展开床位650张,拥有武警部队泌尿外科中心、武警部队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技术中心。另设有血液净化中心、伽玛刀治疗研究中心、创伤急救中心、体外碎石中心、内镜中心。还有国内先进,配套齐全的层流手术室,消毒供应系统。医院的许多技术在武警部队处于领先地位,一些技术已达到国内研究生先进水平。目前医院开展的微创腔镜治疗肝胆、肾脏、妇科疾病手术;钬激光碎石术;前列腺电切术;心脏冠状动脉造影与支架植入术;电子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与取石加支架植入术;断指(趾)再植、关节置换;义齿种植;血液净化;血管性、肿瘤性疾病,血管外伤的诊断和介入治疗;全身超级伽玛刀治疗肿瘤等已成为技术亮点。 医院环境优美,住院大楼配套设施齐全,每个病房均配有独立卫生间,空调、电视等,生活设施齐全。病区宽敞,通风采光好,就医环境舒适,为病友提供了良好的医疗保健条件。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为病人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法规政策,收费合理,实行院务公开,增加医疗服务的透明度;坚持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始终秉承“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宗旨,发扬我军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尽力为驻地政府分忧,为驻地人民造福。为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医院开设平价病床,在相关减免规定的基础上,对部分特困病友医疗费实施再优惠。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主路475号
公立医院
三甲医院
武汉协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武汉协和,三级甲等医院。医学专家教授的摇篮,患者信赖的生命绿洲。协和医院所经历的这141年,正是中国由病夫变为巨人,由衰败走向富强的百年。在峥嵘岁月中,协和人始终以振兴祖国医学事业、服务大众为己任,正因为如此,协和人在医学道路上艰难探索的精神才显得如此宝贵,协和人今天的业绩才如此璀璨。今天的协和正在为赶超世界一流而奋斗,而她的追求将永恒如一——捍卫千千万万患者的健康!   2007年9月,金风送爽。一个令人振奋的喜讯从国务院学位办传到武汉协和医院,“协和七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心血管内科、血液科、泌尿外科、麻醉科、普外科、妇产科、呼吸内科,七颗耀眼的明星在百年协和的上空闪烁,协和医院一举成为全国新增和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最多的医院之一。   历史悠久的医学品牌。武汉协和医院溯源于1866年英国基督教伦敦会传教士杨格非在汉口建立的“仁济医院”。1914年仁济医院门诊量已达22600人次,住院病人864人次。1928年,英国基督教伦敦会与基督教循道会合作,仁济医院正式扩大发展为“汉口协和医院”,纪立生为院长,医院迁至汉口中山公园附近。至此武汉协和医院步入稳步发展的新阶段。在旧中国风雨飘摇的岁月中,协和医院始终坚持自己的医学信仰,积极支持中国人民的正义行动和革命斗争。   到1949年,协和医院占地71.8亩,拥有床位249张,固定资产476万元,年门诊量5万人,以其在华中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好、技术水平最高而声名远播。   解放后,协和医院各项事业蓬勃发展。1954年协和医院正式成为中南同济医学院的直属教学医院,2000年协和医院又成为新组建的华中科技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古老名院处处散发出青春朝气和勃勃生机,医院被授予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长期在中南地区综合性大医院中居于领先地位,以精湛的医术享誉海内外。   实力超群的健康航母。协和医院名流云集、人才辈出,许多著名医学专家,如著名皮肤病专家、国家一级教授于光元,著名心血管专家管汉屏等长期在这里工作。许多老专家至今仍活跃在临床、教学一线,将精湛医术代代相传。   协和已发展成一艘实力超群的“医学航母”:心血管内科、血液科、泌尿外科、麻醉科、普外科、心血管外科、影像医学科、耳鼻咽喉科、骨科、手外科、眼科、消化内科、神经外科等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学科品牌。目前亚洲紧急救援中心、湖北省急救中心均设在协和医院。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多层螺旋CT、PET-CT、伽玛刀、超导型磁共振、ECT、高压氧舱、调强放疗机等确保了医院诊疗技术处于国内一流水平,部分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作为教学医院,协和医院被誉为优秀医学人才的摇篮,培养了21526多名高级医学人才。协和学子遍及世界各地,许多学子成长为著名医学专家,有的还当选为两院院士。   协和人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现已拥有耳鼻咽喉科学、内科学、外科学三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医学影像学、妇产科学两个省级精品课程。2001年至2005年共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其中一等奖2项,省级优秀博士论文9篇。孔维佳教授、张永学教授、胡丽华教授分别担任全国“八年制”、“七年制”、“五年制”统编教材《耳鼻咽喉科学》、《核医学》、《临床输血检验》主编。   由协和专家主编的《现代麻醉学》、《彩色多普勒诊断学》等专著相继获得国家级图书大奖。医院主办或主编的《中华超声影像杂志》、《亚洲核医学杂志》等10本学术期刊,有广泛的影响。其中《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荣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是湖北省唯一获奖的医学期刊。   医术创新的摇篮沃土。创新是协和精神的灵魂,更是协和人不断进取的源泉。 心血管病研究所作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心脏病治疗中心,取得了长足发展。国家级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在心血管病免疫学、分子心脏病学、心脏电生理学等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廖玉华教授等的扩张型心肌病早期干预研究、难治性高血压病的诊断治疗在国内有广泛的影响。心外科在孙宗全教授等带领下,在复杂性先心病和严重风湿性心脏病外科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等方面居国内先进水平。   国家级重点学科普外科在王国斌、王春友等教授的努力下,在重症胰腺炎外科治疗、肝移植、复杂肝胆手术等方面都有较大进展,腹腔镜下小儿巨结肠切除、肝门部胆管切除重建肝动脉等手术国内领先。开展的巨大肝肿瘤切除术、恶性胸肿瘤根治性切除、肠出血症、乳腺甲状腺特色手术、联体婴儿分离手术、肠道肿瘤手术及腹腔镜替代剖腹探查手术等新技术均取得了良好疗效。   国家级重点学科血液病科白血病治疗研究国内一流,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栓与止血、血液免疫、白血病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宋善俊、邹萍教授等成功开展了中南地区首例同种异体骨髓移植。研究所与中华骨髓库、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国家级重点学科麻醉科是中南地区唯一的麻醉学新技术培训中心,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神经阻滞及分娩镇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国家级重点学科妇产科的宫颈癌、卵巢癌根治术、腔镜手术、新式剖宫产以及医学助孕技术国内一流。   耳鼻咽喉科的内窥镜手术、鼾症综合治疗、喉显微激光手术成为新的优势特色。孔维佳教授在神经耳科和鼻颅底外科领域建树颇丰,在省内率先开展的多导人工耳蜗植入也已成为治疗极重度耳聋的常规治疗手段。在省内率先开展经鼻内窥镜蝶窦进路垂体瘤切除术。      神经外科在国内第一个将所有颅内疾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在开展鞍区肿瘤显微手术方面,如颅咽骨瘤、垂体腺瘤、鞍结节脑膜瘤,始终走在国内前列。伽玛刀手术总有效率达90%以上,赢得了世界伽玛刀协会的高度好评。神经内科孙圣刚教授等开展的帕金森病研究已在全国处于一流水平。   由张永学教授主持的华中地区首家PET研究与应用中心拥有国际顶尖水平的PET-CT和回旋加速器,能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   跨越三个世纪的航程,武汉协和医院以自己的智慧和赤诚建树了光彩夺目的业绩与辉煌。协和人正向世界一流的宏伟目标迈进!   数字看协和。主要医疗工作量稳居全国前列,实际开放病床4600张,2010年,医院门诊量达281万人次,住院患者9.96万人次,年手术量5.3万台次。共设有43个专科,其中国家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重点学科13个,7个研究所,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6个硕士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高级职称医务人员500多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94人;担任国家级学会副主任委员以上的专家28人,担任国家级学会常委、委员的专家55人。在职博士生导师136人,硕士生导师368人。积极改善医疗环境,亚洲规模最大的单体外科大楼投入使用,其硬件设施居于国内领先水平,总建筑面积近80000平方米,拥有42个高规格净化手术间。改革开放以来,65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278项达国内领先水平。有257项(次)获得国家、部省级以上奖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2006年,发表论文总数在全国医院中排名第4位,SCI收录论文排名全国医院第9位。并有论文在世界权威杂志《柳叶刀》等上发表。心外科年均术量超1500台,占全省综合性医院心外科手术量的一半以上。血液科已完成骨髓移植200多例,居中南地区之首,其中绝大部分为异基因骨髓移植。2007年5月1日,共完成179台外科手术,创造了中南地区综合性大医院中单日外科手术量的最新纪录。   科技强协和。1956年,著名胸心外科专家管汉屏教授主持开展了国内首例右半肝切除术。1957年,国际知名皮肤病专家于光元教授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日光性皮炎”的概念。他主持的核黄素缺乏病的皮肤组织病理研究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1975年,杨超前教授主持研制的7505(硝硫氰胺)口服治疗血吸虫病,为我国血吸虫病的临床治疗做出了巨大贡献。心血管内科高浴、毛焕元、戴闺柱、廖玉华等教授在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心肌病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心外科叶世铎、蓝鸿钧等教授上世纪70年代研制的生物瓣膜当时居国内领先水平。孙宗全教授等近年来开展的心肺联合移植,术后患者生存时间刷新了中国纪录。   神经内科童萼塘教授等主持的《低血钾软病的研究》,为成功制服曾肆虐10余省棉产区的低血钾软病作出了重大贡献。1985年这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介入科冯敢生教授等在世界上首创双介入疗法治疗肝门脉高压,大幅度提高了治疗效果。曹林生、冯义柏、曾秋堂等教授在心脏介入治疗尤其是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耳鼻喉科魏能润、黄选兆、汪吉宝教授等在耳科疾病治疗方面独具特色并取得显著成绩。孔维佳教授在国际上提出人工耳蜗术前听神经-听觉通路完整性综合评估方案并应用于实践,2002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双耳(对侧耳)人工耳蜗植入术。骨科杜靖远、杨述华教授等在国内率先开展各类人工关节 置换手术并处于领先水平。   手外科率先在国内开展的断指再植、断肢再植、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手指等多种高难度的显微外科手术。   1998年,王国斌、阮庆兰、卢晓明、汤绍涛等教授在国内 率先开展小儿先天性肠道畸形腹腔镜手术。普外科在肝脏、胆道、脾脏疾病、胃小肠疾病、结直肠疾病等的微创治疗等均有重大突破。   超声影像科王新房教授等的《三维超声成像的方法学和临床应用研究》200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王新房教授等《双氧水心脏声学造影的研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研究》两项成果在1985年、1998年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泌尿外科肖传国教授在世界上首创 “体外神经代替中枢神经截瘫患者膀胱功能重建术”,   2001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应用该理论治疗先天性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所致大小便失禁患儿获得成功,该成果2003年和2005年两次获得国际神经泌尿外科最高奖 Lapides特等奖。   2005年,以小儿外科为主多学科合作,成功完成中国第7 例、湖北省首例连体儿分离手术,连体小姐妹至今健康生活。   爱心聚协和 。140年的悠悠长河,协和人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形成了光荣的医学传统,协和精神薪火相传,成为协和人奉献爱心的强大精神支撑!   2007年6月,协和医院再次捧回“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奖牌。 在协和医院儿科血液病房设有中国内地首家“爱心病房学校”,使得治疗周期较长的白血病患儿能正常学习。这所特殊学校的40余名老师是从一千余名志愿者中精选出来的,他们长年给患儿授课,使白血病患儿在充满爱心的氛围中成长。爱心学校成为协和人精诚仁爱的缩影。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在协和牢牢扎下了根,协和人把人文精神视为医院文化的核心,以自己的博爱胸怀,使患者感受到的是浓浓的人文关怀。医院把医疗行风建设作为一项行之有效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来抓。紧紧围绕群众“不放心、不方便、不满意”的部位和问题不放手,扎实地开展自查;自觉接受患者和社会监督,实行“一次投诉待岗制”,对医疗服务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从严惩处。   作为湖北省“医患沟通”试点医院,协和医院以医疗质量管理为重点,狠抓医疗内涵建设,大力降低药品收入在整个医院收入中的比重,鼓励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靠技术创新赢得医疗市场。努力降低平均住院日,千方百计为患者节省费用。   2006年4月,协和医院被评为武汉市“千名医生下基层先进单位”,积极支援社区医疗是协和医院热忱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行动。医院每年举办的各类大型义诊数十场。在抗洪救灾、防治非典、抗击禽流感等众多大型突发事件中,协和医生总是奋不顾身、冲锋在前;医院坚持每年为老少边穷地区送医送药,无论在偏远城镇还是在贫瘠山区,都经常出现协和医生的身影。   医患和谐满眼春,协和先后被授予“全国城市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湖北省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示范点”、“湖北省卫生系统示范单位”、“武汉市文明品牌医院”。   蓝图绘协和。2004年,协和医院正式启动了“学科、人才、品牌、国际化”四大发展战略,吹响了协和人向世界一流进军的号角。医院对造血干细胞移植、胰腺疾病诊疗、听觉医学、神经泌尿外科、移植医学、微创医学、心血管免疫、生物材料等重点项目分别制定了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的目标。对微创医学、干细胞应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移植医学、组织工程、神经修复等21世纪的新兴学科,医院将全方位扶持。   作为全国优秀医院院长的王国斌教授说:“对人才的重视与投入永远没有句号。” 在医院的高效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下,一大批中青年新秀脱颖而出。大批国际国内知名专家汇聚协和麾下,如著名血液病专家邹萍教授、心血管病专家廖玉华教授、麻醉学专家姚尚龙教授、普外科专家王春友教授、胸外科专家王建军教授、肿瘤放疗专家伍钢教授等等,使协和医院的学科建设生机盎然。   医院实施“国际化”战略,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全面引进先进的医院管理手段,强化科研质量和学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医院已与德、美、英、日等国家的100多所医疗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或交流关系。   协和的明天将更加美好。到本世纪中叶,协和医院将成为国际一流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基地,将成为具有广泛国际视野和开放性的医学中心,将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
公立医院
三甲医院
武汉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武汉同济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培干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现附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血管病、呼吸系病、普外、妇产科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器官移植研究所、呼吸内科实验室是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康复医学科被WHO指定为培训和研究中心,同时,武汉同济医院还是亚洲国际急救中心成员单位。   武汉同济医院好大夫在线网友推评疾病有肾移植、肺癌、乙肝、不孕不育、肝癌、甲亢、垂体瘤、重症肌无力、冠心病、红斑狼疮等,从侧面体现出武汉同济医院较强的综合实力。   武汉同济医院医疗技术力量雄厚,抢救危重病人和诊治疑难杂症方面成绩卓著,拥有正高职称300多人,副高职称250多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0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89人,以中科院资深院士裘法祖教授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学者享誉海内外。诊疗设备先进,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超导型磁共振装置、X刀装置、16排螺旋CT、1250mAx光机等一大批现代化诊疗设备。      武汉同济医院承担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系、儿科系、影像、康复、法医等10多个专业的教学任务,接受美、德、法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进修生、实习生,并且接受WHO派遣的高级医学人才的培训。   好大夫在线患友热荐医生:   雷霆大夫,擅长脑垂体瘤手术治疗,好评率较高,“雷教授医术娴熟,表达干劲利落,给病人配合治疗的信心和勇气”   廖永德大夫,擅长肺癌、食管癌的诊治,好评率较高,“一个尽心尽责的好医师”   李豫峰大夫,擅长不孕不育诊治,“对病人耐心”,挂号相对较难   彭荔薰大夫,擅长甲亢诊治,“彭教授是一位说话和蔼可亲的医生,还想办法为病人的经济着想”   明长生大夫,擅长肾移植手术治疗。“明教授细心仔细的调药,每次看门诊时有什么问题都能不厌其烦讲解清楚”   宋建新大夫,擅长乙肝诊治,“细心的给你讲解 态度也特别好 为人真的很和蔼” 挂号收费价格标准: 专家号: 教 授 9.50元(特殊科室:中医科教授10.50元、妇科教授11.50元、口腔科教授11.50元) 副教授 6.50元(特殊科室:中医科副教授7.50元、妇科副教授8.50元、口腔科副教授8.50元) 普通号: 4.50元(特殊科室:中医科5.50元、妇科6.50元、口腔科6.50元) 急诊号: 5.50元(特殊科室:中医科6.50元、妇科7.50元、口腔科7.50元) 病 历: 1.00元 门诊挂号时间: 1. 春夏两季(4月-10月)   专家号:早晨6:30-下午16:30 普通号:早晨6:30-下午17:00 2. 秋冬两季(11月-次年3月)   专家号:早晨7:00-下午16:30 普通号:早晨7:00-下午17:00 注:急诊号可随时挂(先到急诊室救治,同时取急诊票到挂号室挂号)。 注意事项: 1. 欲挂专家号的病友,请参阅病人选医生指南或到分诊台咨询。 2. 为保证病友就医质量,每个专家每半天只能诊治15-20病人次。 交通路线: 乘火车到武汉: 武昌火车站:出站后乘坐609路到航空路或体育馆站下车即到 汉口火车站:出站后乘坐512路、79路 乘飞机到武汉: 先乘民航大巴到航空路下车,往解放大道方向走即到 乘长途汽车到武汉: 汉口新华路长途汽车站:电3路、508路、106路、549路 汉口宗关水厂长途汽车站:1路、106路、2路、208路、46路、5路、505路、508路、512路、523路、546路、548路、549路 武昌傅家坡长途汽车站: 701路 汉阳长途汽车站:208路、5路、716路 武汉港长途汽车站:523路、546路 以上路线车次到航空路或体育馆站下车即到市内乘坐以下公交车: 1路、106路、2路、208路、46路、5路、505路、512路、523路、546路、548路、549路、580路、604路、609路、621路、701路、712路、716路、720路、79路 乘坐市内轻轨:崇仁路站下轻轨,往解放大道方向直走,过天桥。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公立医院
三甲医院
武汉市中医医院
武汉市中医医院是武汉市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中心,是湖北省三级优秀中医医院,是武汉市文明品牌医院。医院始建于1955年,其前身为建于1910年的“万国医院”,现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实际开放床位521张,开设有急诊、内、外、妇、儿、针灸、中风、骨伤、美容、推拿、肛肠、皮肤、眼科、耳鼻喉科等26个临床科室以及药剂科、放射科、检验科、功能检查科等医技科室。拥有大型生化仪、CT、彩超、DR、腹腔镜、胃镜、电子结肠镜、超声刀等现代化医疗设备。医院还设有分院、中医药研究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药学基地,是一所功能齐全的中医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通过长期的熔炼积淀,医院中医名家辈出,中医优势明显,中医特色突出,重点专科颇有建树,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医院“中医治未病”工作以及“小包装”饮片均被列为国家试点。 跨入新世纪后,医院“坚持中医特色、提高综合实力”的办院方向,更加注重中医学术经验的继承,加强重点专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10年门诊人次达90万人次,出院人数超过1.3万人次。医院现有高级职称人员118人,国家级继承导师、硕士生导师52人,省、市知名中医专家等68人。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专科,2个国家级三级实验室,4个名老中医学术研究室,6个省市级重点专科。在治疗肝胆病、中风、骨伤、骨病、咳喘、疳疾、痔瘘、瘰疠、糖尿病、脾胃病、肾病、眼底病、风湿疼痛等方面积累了历届老中医的经验和传统独特的治疗技法,疗效显著,深受病员欢迎。特别是该院的国家级重点专科骨伤科床位100张,在治疗股骨头坏死病种上具有独到的方法,在全国极具影响,收治了来至全国20多个省市的患者,已成为中南地区中医骨科基地。 医院始终牢固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论,以“团结、奋进、精诚、创新”为医院精神,持续深化医院内涵建设、文明品牌医院建设,以优质的服务、过硬的技术服务患者、奉献社会。
江岸区黎黄陂路49号;江岸区台北路128号;汉阳区二桥玫瑰园路87号;汉阳区四新大道303号(汉阳院区)
公立医院
三甲医院
武汉市中心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
武汉市中心医院创办于1880年,前身为汉口天主堂医院,1952年10月市人民政府接管,1955年2月正式组建成为武汉市第二医院。1996年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三级甲等医院”。1999年12月,经湖北省卫生厅和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医院正式增挂院名“武汉市中心医院”。 2010年6月,增挂院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一百多年来,几代员工为人民健康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我院是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教学基地、湖北省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国家爱婴医院、武汉地区文明品牌医院,武汉市政府医疗保险定点医院,近年来,连续被评为绩效考核先进单位、武汉市劳动用工诚信单位、“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   医院开办了南院、北院两个院区和一个独立门诊部,占地面积47283m2 ,建筑总面积近10万m2 ,绿化率达到36%。现实际开放病床1427张,年平均门急诊量约100万人次,年平均住院病人数4.6万人次。设有临床医疗科室31个,医技科室15个。   医院职工158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90%;高级职称163人、中级职称428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17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人,享受国务院及市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0人。   医院综合实力雄厚,在较高整体技术水平基础上,形成了心血管疾病介入及手术、脑血管疾病介入及手术、系列腔镜及内窥镜治疗、肿瘤的综合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技术特色。血液科为省级重点专科,神经内科、心脏外科、妇产科、影像科、内分泌科、核医学科为市级重点专科。神经外科开展的痉挛性斜颈手术等多项技术在国内外处于先进水平。 优美的病区环境   医院设备、设施先进、完善,拥有磁共振成像仪(MRI)、螺旋扫描全身CT、数字化X光机、数字化胃肠机、体外震波碎石机、中央床边监护系统、肿瘤放疗直线加速器、肿瘤射频热疗机、准分子激光系统、气动管道传输系统等。2005年,添置我省首台64排螺旋CT,在全身血管和脏器无创性检查方面实现了新的飞跃。尤其在心脏冠状动脉、脑血管无创成像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2007年起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的大规模集成化的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已基本建成。   医院按照“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提出“热情服务每位患者,精心救治每位患者,真诚关爱每位患者”的服务理念,优化服务环境和完善服务流程,不断规范服务行为,改进医德医风,大力开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创建平安医院”活动,实行医务公开,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严格价格管理,杜绝了不合理收费。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95%。近年来,我院共有七人次获得全国、省市各级模范荣誉称号或“五一”劳动奖章。妇科病房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湖北省女职工建功立业示范岗”;肿瘤放疗部及心血管内科被评为“湖北省巾帼文明示范岗”。   多年来,我院承担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大学医学院等高等医药院校的教学和实习任务,每年在公开发行的杂志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年科研成果数十项;同时,医院对外医学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先后接待美、英、法、德、日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来访,医院专家也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出国讲学。
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26号(南院区)武汉市江汉区姑嫂树14号(北院区)武汉市江岸区青松路与冬梅街交叉口处石桥花园H1地块3、4号楼1-3层
A级申报 去验证
手机站
小程序
公众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