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机构
名称
简介
地址
公立医院
三甲医院
茂名市人民医院(广州银行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茂名医院)
茂名市人民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东医科大学茂名临床医学院;医院是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疗技术协作医院、国家级早期胃癌筛查研究协同网络协作中心、李兆申院士工作站、西京消化病医院茂名整合医学中心、茂名地区首家精准医学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医院是国家爱婴医院,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内镜与微创医学普通外科培训基地、中国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项目基地、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粤西地区培训基地、中国卫生计生委“骨质疏松症诊疗技术协作基地”、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茂名市人民医院血管超声培训基地;医院是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主基地)。医院以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特色专科突出、多学科综合优势强大享誉省内外,是评为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排行榜100强医院。   医院始建于1960年,前身是广州银行医院,1960年8月为支援茂名油城建设迁至茂名,改名为茂名市人民医院。目前,医院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在人员配置方面,在职员工23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近4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00多人,硕士研究生导师近40人。   医院年门诊总数超130万人次,年住院总数超9万人次,年手术量3万多例。医院编制病床2400张,开设科室96个,其中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消化内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肿瘤科、感染科是广东省重点扶持建设临床专科,其他优势专科还有微创腹腔镜外科、生殖医学中心、骨外科、烧伤与创面修复科、重症医学科等。医院有多个特色医疗中心和机构,如:广东首家与香港大学联合成立的手外科治疗中心,粤西首个生殖医学中心、产前诊断中心、西京消化病医院茂名整合医学中心、国家级早期胃癌筛查研究协同网络协作中心,茂名地区首家精准医学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茂名地区唯一一家血友病定点医疗机构,还有听力诊断中心等等。   在医疗技术方面,近年来茂名市人民医院大力引进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和技术,诊疗技术逐步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接轨,成功开展多项高精尖技术项目,如:肺移植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心脏搭桥术、微创心脏手术、心导管球囊扩张术、冠脉扩张放支架术、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下胃癌结肠癌根治、显微技术脑肿瘤切除术、断肢断指断掌再植术、高难度的膝、髋关节置换术和颈、腰椎手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内支架分流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ECMO技术、亲子鉴定、无痛纤支镜检查、全新的肿瘤综合诊治模式等。
茂名市为民路101号
公立医院
三甲医院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前身为江门市中医院)成立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医院,先后成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首批广东省中医名院、全国中医医院信息化示范单位、暨南大学附属江门中医院。   医院建筑风格典雅,环境优美,总占地面积8.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500张,现开放床位1370张。医疗服务功能完善,学科设置齐备,另设有恩平分院(恩平市中医院)、江海分院(江海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三门诊部。目前全院职工人数1659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275人,医学博士15人,硕士20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6人,省名中医4人,市名中医21人,市名医11人。   目前,医院已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三个层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医院逐步形成专业覆盖较全、分布合理、专科优势互补、创新能力较强、运行机制良好的中医专科群体。脑病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建设单位;脑病科、传染病科为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妇科为国家“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脑病科、骨伤科、妇科、肛肠科、肺病科、肾病科、心病科、脾胃病科、针灸科为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另有江门市临床(中医)重点专科16个,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院品牌及专科优势。   医院始终坚持中医特色的办院方向,在继承和发扬中医传统特色、优势的同时,努力引进和吸收现代医学前沿技术,做到中医疗效突显,西医互补交融,相继成立了江门市新会陈皮研究院、江门市骨科研究所、江门市中西医结合肺病研究所和江门市区域病理诊断中心等,以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为抓手,进一步丰富对疑难危重病、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手段。推出中医健康云平台远程会诊服务,实现了对基层医疗单位技术帮扶和“千里救治”。   医院率先在五邑地区应用骨科三维重建3D打印和手术导航定位系统技术;开展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提升对呼吸道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证并能开展空中立体救援;创建区域创伤中心,建立EMS严重创伤救治联动操作系统,实现创伤救治与国际接轨。   展望未来,医院将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规范用药、检查和医疗行为,实行科学管理,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向着一流环境、一流管理、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一流服务,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的目标努力迈进。
江门市蓬江区华园东路30号、江门市蓬江区环市二路19-20号、江门市蓬江区胜利路7号东景大厦首层、江门市金瓯路399号3栋一楼102室
公立医院
三甲医院
江门市人民医院
江门市人民医院创建于1946年,其前身是广东省立第四医院。建院初期,有员工30人,其中医生4人,护理人员约10人。1949年10月由江会军管会接管,随后改名为粤中区中心卫生院,1952年定为江门市人民医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已发展成为一间功能齐全,设备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医院肩负着市区及五邑地区乃至邻近县市的医疗、急救和预防保健任务。 医院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设住院部及门诊部(5个),病床680张,有23个临床科室,医技科室6个,专科门诊、专家门诊78个。全院职工1100多人,医院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临床经验丰富的高级职称技术人员(教授、副教授、医学博士)165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讲师级186人。每年门诊病人约60 多万人次,住院病人约1.5万人次,各种手术近5000多例,急诊人数约6.5万人次。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卫生局的直接领导下,江门市人民医院纳入了江门市“十一五”规划打造三级甲等医院的远景目标,根据医院发展需要,规划扩展用地将达到6.8公顷。 进入新世纪,医院加快了专科建设与发展的步伐,微创诊疗中心、心血管科、120急救中心、眼科、骨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综合ICU科等成为院重点专科。医院紧跟国际先进技术发展前沿,锐意创新,每年开展新技术数10项,近年来,获省市科研立项120项,荣获省级、市级科研成果奖20多项,完成多部医学专著。其中,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射频消融术、心瓣膜病和血管病的瓣膜血管成形术、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经皮肾镜 UOJ狭窄扩张成形术、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椎管后中央扩大开窗术、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治疗、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等高难技术,达到国内、省内先进水平。神经医学研究专科是江门市人民医院设立的重点专科之一,在省内率先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第三代卒中病房,由美国著名专家设计,集内科、外科、康复医学等为一体,为脑血管疾患患者提供一站式的医疗服务。 医院长期以来是中山大学等6所大、中专学校的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广东省双极等离子电切镜培训中心、江门市“120”急救中心、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市眼病复明指导中心、市法医鉴定门诊、市劳动能力鉴定门诊等均设在我院。 江门市人民医院正以“重医德,精医术,爱病人,讲奉献”的办院宗旨和实际行动迈进全省一流市级医院的行列,时刻谨记“以病人为中心”,为推动全省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江门市蓬江区蓬莱路高第里172号;蓬莱路15、17、19、21、23、25、27号首层;江门市机关大院1幢综合楼地下
公立医院
三甲医院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又名广州华侨医院、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是国务院侨办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暨南大学的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先后获评为“爱婴医院”、“国际SOS合作医院”、“广东省文明医院”、“全国侨办系统先进集体”、“广州市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信用等级AAA医院”和“全国优质护理服务考核优秀医院”。2010年起,医院连续被中国健康年度总评榜评选为“广州十佳公立三甲医院医院”。 医院院本部占地面积4.7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2.3万余平方米。医院共有2个院区(院本部、东圃院区)、4个门诊部(院本部门诊、东圃院区门诊、暨大校门诊部、暨大南校区门诊部),开放病床1922张。现有职工2683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328名,高级职称32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博士生导师53人,硕士生导师181人,获硕士、博士学位人员707人,留学归国人员120余人,拥有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的医学专家和骨干。 医院学科建设积淀雄厚,拥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临床医学和护理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具有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1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45项。医院重视教学改革,获批国家教育部、卫计委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位,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单位,国家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广东省第一批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被教育部授予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同时获批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医院特色医疗项目优势明显。拥有外科学(含胃肠外科、肝胆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男性科、乳腺外科、心胸外科、整形美容激光科、神经外科)、眼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肾内科、产科、儿科、神经内科、康复科、眼科、口腔科、临床护理、中医等省部级重点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微创外科、骨科、介入血管外科、妇产科、心血管内科、血液透析中心、胎儿医学科、精神医学科等处于国内或省内先进水平。 医院拥有大批高端的诊疗设施:拥有先进的PET/CT-3.0T MR多模式诊断系统、320排640层动态容积CT、数字一体化介入复合手术室、符合国际标准的层流手术间(配有当前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仪器)、直线加速器和伽玛刀等肿瘤放射治疗装置、全自动信息化临床检验流水线等。医院以患者为中心,在移动互联网就医服务方面屡有重大创新举措:在国内率先开发“就医助理APP”;与支付宝合作“未来医院”,在国内首次实现医保实时结算功能;微信公共平台上线,成为广州首家支持微信挂号+支付的公立三甲医院医院微信服务平台。同时,医院全面推广使用移动医疗平台,通过现有信息化系统的移动性扩展和延伸,依托平板电脑、条码、Wi-Fi、RFID等主流信息化技术辅助临床医疗,极大提高了医疗效率和医疗质量。医院设有按照星级酒店标准的综合区(VIP病房),拥有各项高端医疗设施与技术,可满足国内外高端患者的需求。医院设有国际医疗部,可为各类驻华机构人员、外宾、港澳台同胞及VIP客户提供医疗救治、保健、康复服务。
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13号、广州市天河区车陂北街22号之一、广州市中山大道中245号
公立医院
三甲医院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广东医学院附属惠州医院)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位于岭南名郡惠州市区的西子湖畔、飞鹅岭下,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于一体的公立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创建于1950年,其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白云医院留守人员组建的东江医院,1988年,“撤地设市”后更名为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至今。建院60多年来,医院坚持“救死扶伤,奉献社会”的办院宗旨,传承“爱院敬业、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秉持“仁心惠民、仁术济世”的职业精神,打造“书香人和、优质高效”的一流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百佳医院、国际爱婴医院、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广东省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广东省县级医院管理培训基地、中山大学附属惠州医院、广东医科大学惠州临床医学院。   医院下辖院总部、第一分院和博罗分院三个院区。总占地面积9.6万㎡,建筑面积25.1万㎡,编制床位2400张,实际开放床位3053张。在职员工4385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742人,中级职称人员911人,博士34人,硕士392人。历年来,我院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被评为市拔尖人才10人,省名中医2人,市名医15人,市名中医5人,博罗县拔尖人才5人。2017年门、急诊总量335.6万多人次,住院病人12.63万多人次,住院手术总例数6.26万台。   其中:总部(含第一分院,下同)占地面积6.1万㎡,建筑面积20万㎡。现有编制床位1500张,实际开放床位2121张。在职员工3153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621人,中级职称人员689人,博士34人,硕士378人。历年来,总院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被评为市拔尖人才10人,省名中医2人,市名医13人,市名中医5人。2017年门、急诊总量252万多人次,住院病人8.55万多人次,住院手术总例数4.91万台。博罗分院占地面积3.5万㎡,建筑面积5.1万㎡,投资10亿元的博罗分院新院区正在建设中。医院编制床位900张,实际开放932张。在职员工1232人,其中高级职称121人,中级职称222人,硕士14人。历年来,博罗分院被评为惠州市名医2人,博罗县拔尖人才5人。2017年门、急诊总量83.6万多人次,住院病人4.08万多人次,住院手术总例数1.35万台。   总设47个临床科室,16个医技科室。拥有省临床重点专科13个、省临床重点扶持专科2个、市重点专科28个,市重点发展专科10个;子宫颈癌、糖尿病、中医肝病等市重点专病专科以及以省名中医钟启腾为首的名中医工作室等一批特色专科。   医院拥有10万元以上先进医疗设备950台(套)。目前已开展试管婴儿、夫精人授、腔镜诊疗、微创介入、急危重症抢救监护治疗康复等高、难、新技术项目,形成了多学科专业优势,部分项目已达到省内或国内先进水平。   近年来,医院先后承担了省以上科研课题近40项,获国家级发明奖1项、实用型专利5项,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20项,发表SCI论文共46篇,出版著作4部,201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   在“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100强”排行榜中,医院从2013年的第54名跃升至2017年的第21名,综合实力居全省同级医院前列,在“广东省域医院3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22名,14个专科入围“全国地级城市医院16个专科30强”。2017年,在国家卫计委通报“2015-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名单中,荣获“示范医院”和“示范科室”称号。
惠州市惠城区鹅岭北路41号;惠州市惠城区下埔横江四路8号;惠州市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胜利村甲子LED工业园新陈大道北面。
公立医院
三甲医院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广州市工人医院)
1903年 中法韬美医院 ·1951年 广州市工人医院 ·1969年 广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1974年 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1981年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13年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建于1903年,是一所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在医院。2018年入选为广东省“登峰计划”首批单位、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2020年,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正式挂牌,2021年,大坦沙院区成为广州实验室临床基地。承担着省市乃至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紧急医疗救援任务,特别是在抗击非典、禽流感以及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受广大群众信赖,享誉海内外。2020年,钟南山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在《2020年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中,我院排名全国第28位,呼吸专科连续12年专科排名第一。 目前,医院开设三个院区,包括沿江院区、大坦沙院区、海印院区,设有44个临床科室、18个医技科室。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4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长江学者3人、珠江学者4人、广东省名中医2人等高级别人才。 目前,医院拥有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1个[内科学(呼吸病系)];呼吸系统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呼研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8个(呼吸内科、胸外科、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变态反应科、肿瘤科,耳鼻喉科,器官移植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1个(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个(中医肺病专科);广东省重点学科3个(内科学,儿科学,外科学);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23个(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血液内科、感染病科、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妇科、儿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变态反应科、肿瘤科、中西医结合学科、耳鼻喉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临床护理,器官移植科);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3个(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泌尿外科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骨科矫形技术与植入材料重点实验室)。 医院注重医学专业技能与医学人文技能教育,主要承办南山学院、临床医学一系的本科教学工作,设有内、外、妇、儿等23个教研室及24个住培专业基地,承担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成人教育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临床医学为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临床医学是国家特色专业、同时也是国家级一流建设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较完整的四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路151号
A级申报 去验证
手机站
小程序
公众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