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机构
名称
简介
地址
公立医院
西电集团医院
西电集团医院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丰登路97号,1962年7月1日正式开诊,医院占地面积近60亩,建筑面积4.2万㎡。2019年正式纳入通用环球医疗有限公司管理(2018年以前隶属中国西电集团)。   经过近60年的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医院现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社区医疗、健康体检于一体,学科建制齐全,医疗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附设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托管政府举办的环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现开放床位900余张,门诊量80万人次,年住院病人出院近4万人次。现有职工144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220人,博士生、硕士研究生及硕士生学历教育共220余人,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在省市专业学术委员会任职。   医院作为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是延安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承担陕西中医药大学及延安大学等多所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本科班授课及带教工作;是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共拥有硕士生导师25名,带教硕士生近百名;下属桃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西安交通大学全科医学培训基地。是西安医学院等多家医科院校的教学医院,每年在院实习、见习学生400余名。建立了博士工作室,已有16名博士进入博士工作室,兼职相应专业科室科研助理。   医院坚持“大专科、小综合”发展,学科特色鲜明。其中产科、神经内科是省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产科是陕西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与转诊中心;妇产科、神经内科为西安市优势学科;胸痛中心、心衰中心、高血压中心和房颤中心通过国家级认证,卒中中心获评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医院所属桃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为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院坚持“科技兴院”战略,近三年年发表SCI论文共计45余篇,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近三年中标纵向科研课题22项,横向科研课题2项;获7项专利,省级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4项;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5项。   医院拥有超高端640层CT、西门子 3.0T高场强磁共振系统、数字化血管造影及成像系统、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及GE动态三维彩超、罗氏生化免疫流水线及梅里埃微生物分析系统、高清腹腔镜、心血管内超声机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医院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通过各类先进的信息化项目在临床的全面使用,为医院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科学的管理保障。   相继获得陕西省“白求恩精神奖”、“西安市文明单位”、陕西省卫生系统“创佳评差”最佳单位、行风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卫生支农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护理专业 “巾帼文明岗”、陕西省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工作先进集体、中华全国总工会教科文卫工会“工人先锋号”、全国百佳品牌医院、就医金口碑奖等殊荣。
西安市莲湖区丰登路97号
公立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始建于1988年,又名核工业总医院、中法友好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应急等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也是苏州大学医学部第二临床医学院、国家卫生健康委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第四临床部。医院是国家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医院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临床中心、放射医学转化中心、核技术临床研究中心、苏州市放射治疗学临床医学中心、苏州市神经疾病临床医学中心、苏州市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苏州市骨科临床医学中心、苏州市骨质疏松临床医学中心,4个苏州大学研究所、10个市重点实验室。 医院正在建设“全国一流三甲医院、核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附属医院、高度国际化的医教研融合临床研究中心。”医院现由三香路院区、络香路院区、浒关院区和西环路院区组成,共设床位2050张。连续两年,在全国三级公立院绩效考核中,我院位居全国无年报组(非政府财政预算)前三名,综合医院得分及等次排名为江苏省第五、苏州市第一。医院现有临床科室34个,医技科室14个,教研室26个,在职员工3200多人,高级专家600多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7人,博士生导师54名,硕士生导师161名。
苏州市三香路1055号、苏州市高新区浒墅关镇康复弄28号、苏州市姑苏区西环路1788号广核苏州科技大厦B座1层西北侧、2、3、4层
公立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十梓街院区)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始创于1883年(清光绪九年),是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医院,为江苏省卫健委直属的省级重点医院,苏南地区医疗指导中心。医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健康报医院改革创新奖等称号。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医院排行榜中,连续多年进入前50强,连续八年在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列第一,并在2020年中国顶级医院排行榜中名列第32位。 医院分为总院和十梓街院区,开放床位3000余张。2021年,诊疗总量361.4万人次;出院16.0万人次;平均住院日6.7天;手术5.9万例。医院现有职工4600人,其中正高级专家396人,副高级专家743人。 医院设有临床医技科室45个,临床医学教研室48个,国家、省部级以上培训、示范基地10个,中心实验室、骨科、心血管疾病等实验室15个。现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内科血液病学、骨外科学),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8个(骨科、血液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呼吸内科、临床护理、神经外科、临床药学、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临床免疫实验室),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江苏省分库HLA配型实验室落户在医院;拥有省“科教兴卫工程”临床医学中心3个,省“科教兴卫工程”重点学科5个,省“科教兴卫工程”重点实验室1个,省“科教兴卫工程”重点学科培育点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4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格专业22个。 医院拥有达芬奇、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TOMO)、 Revolution超高端CT 、高场强核磁共振扫描仪器、复合手术室、PET-CT、全数字化医用直线加速器、数字化X线诊断系统、核磁共振成像仪(MRI)、全自动基因分析仪、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仪、多层螺旋CT机、冷循环肿瘤治疗系统、X线模拟定位机等先进医疗设备,即将引进质子治疗仪、PET-MR等国际先进设备。 医院承担着苏州大学医学部第一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的教学任务。医院现有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个。医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15人,硕士生导师19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中华医学会分会主任委员2人,候任主任委员1人,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专家会员 1人,江苏省医学杰出贡献奖1人,江苏省优秀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1人,江苏省“兴卫工程”医学领军人才7人,江苏省“兴卫工程”重点人才14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8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5人。近五年,我院四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殊荣,相继获得国家973、863、优青、杰青等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保持在较高水平。2020年,医院跻身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第34位,省内排名第2位。 医院于1999年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现有工作站1800多台,通过“千兆光纤为主干,百兆到桌面”的信息网络,电子病历系统、临床路径管理系统、护士工作站、OA、LIS、RIS/PACS、医保系统、体检系统、多种预约挂号系统、“一卡通”自助系统、后勤物资零库存管理系统、车辆计时收费管理系统等全面投入使用,实现临床、医技、管理信息互连互通,初步建成数字化医院。图书馆藏书5万余册,中外文期刊600余种,连接到苏大校园网,可供查询中文数据库40个、外文数据库49个。 医院高度重视国际化战略,与世界各国的学术交流频繁,多渠道,多领域开展友好往来,引进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和技术人才,促进了医院现代化建设和发展。1978年以来,医院先后与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德国、韩国、澳大利亚、瑞士、荷兰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区的30多所大学和医院建立了良好的院际合作关系。医院先后聘请了100多名外籍专家来院指导讲学,聘任30多名海外著名学者和校友为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并派出多批业务骨干赴这些国家和地区进修、考察、访问和学术交流,医院国际知名度不断提高。 为进一步放大优质资源,做好、做强、做优苏大附一院,经深化研究、广采民意、积极争取,2011年,市委、市政府明确为我院在平江新城新增100亩建设用地,实现我院主体迁建至平江新城的发展思路,并将该项目纳入苏州市“十二五”重大医疗卫生发展项目整体推进。总院占地约200亩,规划床位3000张。经过全院职工的努力,2015年8月28日,总院一期正式启用,开放门诊、急诊、住院等多方位功能,床位1200张;2017年2月28日,二期首批建设工程正式动工,目前建成综合楼已投入使用。总院二期建设由市委市政府纳入苏州市2018年实事工程,并于2018年12月29日全面动工,计划床位1800张。同时,十梓街院区目前还将保留全部医疗功能,继续为广大市民服务。这意味着,苏大附一院将形成一院两区,同步运行的医疗新格局,将更好地承担起为地区医疗保驾护航的重任。
苏州市十梓街188号、平江新城平海路899号
公立医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庆春路院区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前身为浙江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筹建于1978年,1983年秋开始招收针灸专业专科学生。1986年春,经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批准,正式成立针灸推拿系,并开设五年制针灸专业本科和三年制推拿专业专科。1984年首批增设针灸专业硕士点。1989年经浙江省教委评审确立为省级重点扶植学科。1992年春,建立浙江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中医门诊部。1994年,建立浙江中医学院针灸推拿气功研究所。2001年,《针灸学》和《推拿学》分别列为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2002年,针灸推拿专业分设针灸推拿、康复医学、医学美容三个专业方向。2003年,针灸推拿专业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2004年增设康复治疗学专业并开始招生,次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2004年7月,与原医学院门诊部合并成立了浙江中医学院附属针灸推拿医院。2005年,经浙江省教委评审确立为省级重点学科。2006年5月学院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附院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8年,针灸推拿学专业经省教育厅评估验收,被授予浙江省省普通高校重点专业称号,同年,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二十几年来,针灸、推拿、康复事业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发展。
杭州市庆春路23号
公立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预防为一体的省级公立三级综合医院,属安徽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同时承担基层医学人才培养以及安徽医科大学赋予的教学和科研等各项任务,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援建皖北的重大项目之一,于2017年7月开诊运营。 医院坐落于阜阳市颍州区阜合现代产业园区内,占地面积263亩,一期建筑面积15.72万平米,一期开放床位1000张。医院现有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99人、博士10人。入选“江淮名医”1人,“颍淮名医”3人,“健康阜阳”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2人、后备人才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已初步建立起一支可满足医院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遴选普外科(联合病理科)、妇产科(联合肿瘤科)、耳鼻喉头颈外科(联合口腔科)为医院首批院内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普外科通过2020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审,成为医院第一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医院现已开设31个临床科室(心血管内科、肾脏内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急诊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血液内科、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普外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急诊外科、骨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皮肤科(门)、感染科(门)、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烧伤整形创面外科、康复医学科、中医科、全科医学科)和10个医技科室(放射科、超声诊断科、心电诊断科、核医学科、检验科、输血科、药剂科、病理科、内镜中心、介入科)。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阜合现代产业园区黄山路99号
公立医院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始建于1938年,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以肿瘤疾病防治和老年病综合治疗为特色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五人民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是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国家级心衰中心、成都西部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成都西部创伤急救中心、生殖医学中心、成都西部区域医疗中心。医疗服务辐射成都西部区域10余个县市,覆盖人口500余万。医院包含三区(综合医疗区、老年健康产业园区、教学园区),三所(中国成都—法国蒙彼利埃医疗中心老年疾病研究所、成都市老年疾病研究所、成都市肿瘤防治所)。 医院占地面积8.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06万平方米,编制床位2180张,开放床位2200张。2020年门、急诊161.2万人次,住院8.2万余人次,手术5.8万台次。截止2021年3月31日,医院在岗职工2519人,其中高级职称350人,博士及博士后48人,硕士439人。医院拥有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名,四川省、成都市卫健委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2名,四川省拔尖中医师1名,四川省中医药局拔尖中青年中医师2名,成都市名中医2名,四川省首届“新时代健康卫士”9名。 医院拥有临床科室30个,医技及辅助科室17个,职能部门29个,一级学科24个、二级学科62个。四川省重点专科及建设项目8个(老年病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肿瘤科、医学影像科),成都市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个(老年病科、肿瘤科)、成都市重点学科13个(微创外科、普外科、重症医学科、老年病学科、内分泌科、临床药学、神经内科、骨科、医学影像科、消化内科、神经外科、麻醉科、临床护理),成都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个(中医肛肠科、中医康复科),成都市中医重点专病2个(肺胀病、中医腹痛病),院级特色专科4个(心胸外科、乳腺甲状腺外科、营养科、儿科)。 作为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四川省专科医师、全科医师、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医院发挥科教研优势,在成都西部为培养医学理论技能人才发挥引领作用。 医院建立健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HIS、LIS、CIS、PACS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了全时段、全方位预约服务,预约率达60%以上,实现与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对接,建立医联体单位的远程影像、远程心电会诊平台,筹建并即将上线信息化集成平台及数据中心。 医院设备总值5.3亿元,拥有3.0T核磁共振(高端进口)、256排高端螺旋CT、体外循环机、PET-CT、复合手术室高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飞利浦Fd20血管机、Clinac CX直线加速器、莱卡手术显微镜等一批具有现代高科技水平的大型医疗设备。 在新冠防控期间,医院紧跟全球、全国、全省的疫情防控形势,以“一个体系、四大支撑、七重保障”战时抗疫管理模式,及时准确,科学精准施策,运用智能门禁系统保障病区人员流动安全获得2020年成都市网络理政10佳案例。医院连续2年获得成都市医疗服务质量督查优秀,在2019年度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医院全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排名前十,在2018-2019年度,获得四川省唯一一家全国医院医疗保险服务规范先进单位。2019年“国考”中,我院以总分726.3分,在全国参评的1183家西医综合三级公立医院中位列第176名,较2018年提升49位,考评等级为A。 医院主动融入成都市城市“十四五”、温江区“三医之城”发展建设当中,以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奋斗目标,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让人民群众和广大企业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十四五”期间,医院将以“五个医院”建设为统领,以践行价值医疗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双满意”为根本目的,为加快把我院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市级领先的高水平大学附属医院奠定坚实基础。
成都市温江区柳城镇麻市街33号;万春东路56号;大南街1号金江大厦9-13楼
A级申报 去验证
手机站
小程序
公众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