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机构
名称
简介
地址
公立医院
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天津市第四医院)
2016年8月3日,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在河西区微山路4号(原天津市第四医院)揭牌成立。经中央编制办、教育部批复同意,天津市市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天津市第四医院整建制划转南开大学,南开大学参与天津市第四医院综合改革宣告启动。7月22日,天津市第四医院整建制划转南开大学签约仪式举行。2016年7月27日,南开大学党委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研究决定,成立南开大学附属医院。 [1] 南开大学参与天津市公立医院改革,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希望能在现有基础上,在巩固发展烧伤专科特色的前提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把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发展建设成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一个新的医教研结合的医学中心、一个高端的医疗技术服务中心。 原天津市第四医院始建于1988年,是一所以烧伤整形为特色,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天津市属三级乙等医院。设有重症烧伤病房(BICU)、综合烧伤病房、烧伤整形病房、内科、糖尿病内分泌科、外科、骨科、脑系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皮肤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消化科、麻醉科及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病理科等配套的医技科室。其烧伤整形科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天津市烧伤研究所、天津市烧伤急救中心均设在该院。 [1] 2018年2月8日,南开大学附属医院被授予天津市首家中国创面修复专科建设培育单位。
天津市河西区小海地微山路4号
公立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
长江之滨,黄鹤楼下,有一所海内外闻名遐迩的医院,她就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同济医院1900年由德国医师埃里希.宝隆创建于上海。1955年迁至武汉。经过120年的建设与发展,如今已成为学科门类齐全、英才名医荟萃、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管理方法科学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创新型现代化医院,其综合实力居国内医院前列。 百年同济,名医荟萃。一大批专家、教授享誉海内外,其中,陈孝平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丁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1名,特聘37名院士为同济医院兼职教授,317名教授曾获得博士导师资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95名。 医院现有主院区、光谷院区、中法新城院区,设62个临床和医技科室,拥有国家医学中心1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0个(全国第二),妇产科被评选为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湖北省唯一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康复科是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研究和培训中心。服务病人数不断刷新荆楚医疗史,年门、急诊服务病人数连续20多年保持湖北省第一。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同济医院治学严谨在国内独树一帜,这里孕育了12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培育了3位共和国卫生部部长和副部长;哺育了无数中国医学界栋梁之才。当代医圣裘法祖院士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其“裘氏风范”被称誉为医学史上不朽的丰碑。 百年探索、勇攀高峰,同济医院的科研业绩是我国医学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被业内誉称为“同济现象”。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九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连续八年突破百项,名列全国医院前茅。所承担的国家级科研课题数名列全国医院前茅。获得科研课题成果奖达553项次,其中11项成果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发明奖和自然科学二等奖。科研论文发表数位居全国医疗机构前列,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统计显示,2018年,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研究论文数量在全国医疗机构中排名第2位。 汇通中外,开放融合是同济医院迈向国际化的鲜明特色。先后与德国、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家大学和医疗机构有长期合作关系。 近年来,同济医院连续15年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医院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并被评为“中国十大名牌医院”。 一所百年老院,沉淀着物茂风华;一个新的世纪,激荡着意气风发。沐浴着新世纪的曙光,百年同济绽放出无尽的光彩。
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主院区);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501号(光谷院区);武汉市蔡甸区新天大道288号(中法新城院区)
公立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创建于1866年,是国家卫计委直属大型综合性医院、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内设亚洲紧急救援中心、湖北省急救中心,湖北省远程医学中心等机构。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协和医院由本部、西院、肿瘤中心、金银湖国际医院四个院区组成,形成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2009年12月,为响应武汉市“打造中部医疗服务中心”的战略部署,服务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开发区管委会的主导下,东风公司将原神龙医院有偿转让协和医院,正式挂牌成立了协和医院西院暨开发区中心医院。 西院与协和医院本部实行一体化管理,是协和医院四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院现有规划用地8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新建外科综合住院楼,总投资6亿,19层。楼内设施先进,功能完善,是目前国内现代化的住院大楼之一。院内绿树成荫,草坪返青,林荫漫道错落有致,医疗建筑与生态景观融为一体,是武汉市环境优美的花园式医院。 西院开设病床1200张,现有在册员工700余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者175人、副高以上职称者112人、硕/博士导师23人。西院有协和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妇产科、耳鼻咽喉科、普外科、神经内科、皮肤科、泌尿外科等一体化发展的临床和医技科室31个、以及专门为外籍人员诊疗的“协和医院国际门诊”。 临床和医技科室主任均由协和医院本部教授担任,另有侯晓华、廖玉华、黄韬、陈璐璐、王朝晖、王建军、范恒、金润铭、张明昌、郑启昌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专家教授长期在西院开展医疗及教学工作。 协和医院先后投资1.5亿元,为西院购置了国际先进的多排螺旋CT、核磁共振仪、DR数字摄影机、数字胃肠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五分类血球仪、全自动麻醉机、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血透机、利普刀、超声刀以及各种微创手术设备。 医学影像、检验、B超等医技科室主任也全部由本部专家教授担任,各种诊断和检验结果通过网络专线与协和医院本部互连互通、信息共享。并通过远程阅片、会诊,实现了两个院区,一个标准诊断。 西院依托协和医院本部的资源优势,疑难病诊疗能力快速提升,如骨科全髋置换、泌尿外科膀胱癌根治术等复杂性手术范围扩展,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得到全面提高,出现就诊人数每年成倍增长,已经发展成为武汉西南区域的疑难病会诊中心和医学辐射中心。 秉承协和医院“仁爱济世、协诚人和”的院训,西院全体医务工作者将牢记“弘扬人道、献身医学、服务人类”的使命,努力把西院建设成为患者信赖,政府满意,社会称颂的百姓放心医院。
武汉市汉口解放大道1277号(主院区),武汉市航空路13号(主院区PET中心),武汉市汉口邬家墩156号(肿瘤中心),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神龙大道58号(西院区),武汉市东西湖区环湖路七号(金银湖院区)
公立医院
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
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关山院区原为武汉市第十二医院,始建于1958年,位于关山路1号,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心。随着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为优化全市医疗卫生资源,调整医疗资源布局,2008年10月,武汉市人民政府将武汉市第三医院与武汉市第十二医院合并重组,正式更名为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关山院区,并异地选址建设新院。 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关山新院区位于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216号,占地48.5亩,开放床位1200张左右,实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目前正在实施一期工程建设,建筑规模近60000㎡,地下2层,地上20层,开放床位600张。建成后将成为设施设备完善、人才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医疗服务水平一流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新院区竣工之前,光谷关山院区仍在关山路1号旧址正常运行,开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骨科、中医科、五官科等三十多个临床专科学科和医技科室。医院引进高技术人才、添置进口全身CT等大型医疗设备,两院区间实行转诊“绿色通道”,大大增强了医疗技术力量,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为光谷关山地区群众提供高技术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 目前光谷关山新院区一期的建设已接近尾声,计划于2014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武汉市武昌区彭刘杨路241号(首义院区);武汉市洪山区关山大道216号(光谷院区)
A级申报 去验证
手机站
小程序
公众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