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机构
名称
简介
地址
公立医院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海南省农垦总局医院)位于海口市白水塘路48号,始建于1952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医院先后被卫生部评定为“三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中华慈善总会指定该院为“国际微笑列车”唇腭裂矫治项目定点医院;该院还是广西医科大学教学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400余亩,固定资产总额近2亿元,编制床位800张,设有54个临床医技科室,4个门诊部,3个研究室、8个中心和5个实验室。该院拥有全身CT、螺旋CT、ECT、彩色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800mA东芝X光机、进口高倍放大电子结肠镜、经颅多普勒、多功能唿吸机等500多台用于诊断、治疗的现代化进口设备。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海南省农垦总局医院)是一家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体检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为海南省首批高分通过评审的"三级甲等医院",2004年7月医院全面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海南省、海口市及各市县医保、新农合、城镇医保定点医院,是广西医科大学、海南医学院教学医院。   医院专科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全院在职职工1480人,其中高级职称215人,博士研究生9人,硕士研究生28人,硕士生导师3人,获国家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及海南省优秀专家18人。医院始建于1952年,占地面积约430多亩,现批设病床1200张,分为总院、东湖院区和海垦门诊部三个院区。总院占地面积430亩,位于海口市白水塘路48号,与海口市一中新校址、景山中学、海口保税区相毗邻。设有门诊、急诊、住院、康复、疗养、体检健康管理等部门,开放病床1000张。东湖院区位于海府路10号,与海口宾馆、市25小学相邻,设有门诊、急诊、体检中心和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等专科住院病区,开放病床200张。海垦门诊部位于海垦路,设有各专科门诊和急诊。
海南省海口市椰海大道368号
公立医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福建省人民医院(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福州,毗邻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创办于1954年12月,是福建省人民政府创办的首家公立医院,也是福建省首家三甲中医院。历经一甲子沧桑岁月的洗礼,几代人筚路蓝缕的不懈努力,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名家百家辈出,中医特色鲜明,综合实力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2018年位列全国中医医院百强第26位。 目前在职职工1800多人,其中卫技人员1600多人,高级专业技术及高学历人员600多人。现有床位1200张,开设5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拥有先进的现代诊疗设备,服务功能完善,急难危重症诊疗综合保障能力强,中医特色优势明显。201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是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卫生部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培训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推广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预防保健单位、国家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培训基地、美国腹腔镜内镜外科医师协会(SLS)教育培训机构、美国南加州大学康复治疗实习基地、院士工作站、骨伤研究所、蛇伤救治中心、整合盆底医学中心,中医儿科医学中心。 医院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项目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9个,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1 个,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7个,闽医学术流派5个,全国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培育项目2个, 福建省高水平临床医学中心2个、福建省高水平重点专科5个、福建省中医重点专科 12个。现有院内制剂71种,其中黄白胶囊、紫草油、紫白膏、三黄散、清白散、藿砂合剂、脉管Ⅱ号等临床疗效显著,深得百姓广泛好评,并在东南亚及海外华侨中享有盛誉。 医院是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是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中医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第一临床医学院设有1个一级硕士学位点,16个硕士学位培养点。与美国、德国、瑞典、芬兰、丹麦、日本、新加坡、捷克、罗马尼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高校、医疗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医院勇于担当,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秉承“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办院宗旨,以解除百姓疾苦为己任,积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医院持续优化服务流程,积极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开展系列便民、惠民措施,打造温馨有爱的人文环境和人性化服务,患者就医体验持续提升。牵头与百余家基层医疗机构组建医联体,成立蛇伤、肛肠、糖尿病、妇科、针刀、针灸、中医肿瘤7个专科联盟。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赴基层医疗机构以及新疆、西藏、宁夏、青海、贵州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派出多批专业技术人员远赴非洲博茨瓦纳开展医疗援外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创建“平安医院”活动表现突出集体、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优质护理服务表现突出集体、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丰碑无语,行胜于言,福建省人民医院在跋涉中走向成熟,在锤炼中增强实力,在崛起中迈开奋进的步伐。而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福建省人民医院再次扬帆起航,朝着一流的现代化研究型医院目标阔步前行。
福建省福州市817中路602号
公立医院
菏泽市立医院
菏泽市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集团菏泽医院)始建于1946年,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医院。历经75年的发展,市立医院已成为我市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和技术指导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担负着我市七县二区一千万人民及邻近省、市部分群众的医疗保健任务。 医院占地总面积10.666667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2.8260万平方米,西安路总院区开放床位1792张,脑科医院开放床位400张。医院现有职工295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40人,副高级职称433人,中级职称1259人;博士研究生19人,硕士研究生727人,本科1891人。专业技术人员2807人,卫生技术人员261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牡丹英才1人、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5人。有全国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3人,全省专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8人。为医院大格局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医院目前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临床学院、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承担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齐鲁医药学院、菏泽医学专科学校、菏泽家政职业学院等11所院校的实习生教学工作。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设立的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国家级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现承担着300余名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工作和100余名全科医生的培训任务。此外,医院每年接收来自下级医院的进修人员100余名,助力基层医院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医院现设有37个临床科室,55个病区,61个护理单元,22个医技科室。其中风湿免疫科和血液内科为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外科和消化内科为省级医药卫生重点学科,21个专业为市级重点专科。口腔科是国家“微笑列车”项目定点科室。 2019年以来,医院相继成立了“付小兵院士工作站”、“董家鸿院士肝胆胰脾危急重症诊治中心”、“史本康泰山学者工作室”、“姜笃银博士后工作站”,“余之刚泰山学者工作室”和“杨其峰万人计划学者工作室”。成立了“菏泽市危重症诊治中心”和“乳腺疾病诊疗中心”。乳腺疾病诊疗中心配备了乳腺检查专用的核磁共振仪、乳房活检与旋切系统等先进设备。依托付小兵院士工作站,成立了慢性创面修复中心,已成为“中国创面修复专科建设培育单位”。医院在菏泽开发区建设的菏泽市立医院脑科医院,于2021年3月28日开业运行。脑科医院将与北京宣武、天坛医院专家团队合作,积极提升医院神经学科的诊治水平,推进医院神经外科争创国家级重点专科。 新技术、新项目广泛开展。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复杂肝叶切除手术、腹腔镜下半肝切除手术、腹腔镜下肝段切除手术、腹腔镜下脾脏部分切除手术、腹腔镜下胰体尾加脾切除手术、胃癌及结直肠癌根治术,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气化术、经皮肾镜碎石术、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等微创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综合介入微创治疗技术开展了C臂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头颈部MRI血管造影及斑块分析在省内外获得良好声誉。医院科研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近年来合作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省级科研项目立项26项,获得市级科研成果172项。 持续推进“六大中心”建设,争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医院的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已于2018年通过省级验收。2019年5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批准我院成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菏泽市癌症中心于2019年5月23日在我院成立。菏泽市胸痛中心已在我院正式成立,创伤中心运行良好。 医院卒中中心先后取得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全国排名第21位、颅内动脉瘤夹闭和栓塞全国排名第16位、取栓技术全国排名第4位的优异成绩,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穿刺到再通时间稳定30分钟,居国内先进水平。 医院胸痛中心建立了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的急症冠脉介入团队,使得很多患者及时得到合理处置,挽救了生命。 菏泽市立医院胸痛中心秉承“时间就是心肌”、“先诊治后付费”、“胸痛优先”的原则,开通17753000120胸痛电话,2019年我院胸痛中心共行急诊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374台,2020年共行急诊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419台,最短D-B(门-球)时间24分钟,2020年完成主动脉夹层手术近30台,确诊并治疗肺栓塞29例。菏泽市立医院胸痛中心实行多单位、多科室、多单元合作,协同救治,打造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同时做到“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程管理”,为我市胸痛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医院现拥有总值8.46亿元的国内先进大型诊疗设备500余台套。如美国GE公司PET-CT、美国GE数字化带128层CT系统美国瓦里安 23EX 直线加速器,飞利浦微平板超高端256排螺旋CT、高档血管造影系统、平板DR、西门子3.0T磁共振、64排螺旋CT、1.5T超导磁共振、全数字化乳腺X光机、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已被山东省卫健委确认为检查化验结果省内互相认可单位。 下一步,医院将继续切实做好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和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工作,深入推进“六大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和精品特色专科的建设,努力争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西安路院区动工开建一座集门诊、急诊、病房于一体的29.8万平方米综合楼,完工后医院建筑面积可达35万平方米,停车位达到2700个,患者的就诊和住院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
菏泽市曹州路2888号;菏泽市解放街688号;菏泽市郑州路2号
公立医院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的定点医院。建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重庆市全科医学专科规范化培训基地和社区健康管理实验基地,拥有万州区皮肤病临床研究所和万州区针灸技术应用研究所。 医院占地面积医院现占地面积2.28万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5.55万平方米,在职职工700余人,开放床位680张,开设有内、外、妇、儿、皮肤、肿瘤、中医康复、重症医学等14个病区,18个临床一级科室,30个临床二级科室。常年开设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肿瘤科、泌尿外科、普外科、骨科、神经外科、肝胆外科、五官科、儿科、妇产科、康复医学科、皮肤科、中医科、针灸科等专科门诊。重庆市中医重点专科针灸科,重庆市特色专科皮肤科、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万州区医学重点学科皮肤科、特色专科微创泌尿外科,均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在三峡库区享有盛名。急诊科提供24小时应诊服务,是万州区120网络成员单位之一(急救电话:58258120),随时为就医患者提供快速、舒适、便捷的院前急救及院内急诊服务。 医院医疗设备完善:有1.5T磁共振、全身螺旋CT、全自动生化仪、彩色超声多普勒系统、电子胃镜、电子肠镜、腹腔镜、钬激光治疗机等各种先进的大中型设备300余台(件)。 医院秉承以“病人为中心,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先后获得“万州优质服务单位”、“十佳医院”、“爱婴医院”、“消费者信得过单位”、“行风评议优秀单位”、“放心药房”等荣誉称号。 医院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办院宗旨,着力提升医疗、教学及科研水平,实现医院规模与内涵建设同步提升,努力建成为与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整体发展相适应的三峡库区最优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三峡库区医学临床教学基地示范中心和三峡库区医学科研中心,更好地服务于万州人民,并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重庆市万州区高笋塘关门石38号
公立医院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
沙坪坝人民医院,建于1985年,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沙坪坝区门诊部。 沙坪坝人民医院成立至今,规模由小到大,特别是近几年,更是在改革中腾飞。目前医院编制病床160张,实际使用床位200余张,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 口腔科、一日制(儿)科、急诊科、 医技科、 药剂科、手术麻醉室、预防保健科等21个科室。全院现有在职职工300余人,拥有一大批工作经验丰富、业务技术精湛的医护人员(其中高级职称专技人员30余人,中级职称专技人员60余人),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人员占50%以上。 沙坪坝人民医院是综合性国家二级医院、国家爱婴医院、重庆市文明单位、社会医疗保险统筹定点医院。近两年,我院先后荣获重庆市放心药房、重庆市物价公开示范单位、沙坪坝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文明行业示范窗口单位等称号,多次受到市、区有关部门的表彰和肯定。 在深化卫生改革的进程中,沙区人民医院坚持“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一切”的办院宗旨,医院党政领导班子锐意改革、团结协作、勤奋务实,推行“走动管理、服务一线、服务病人”,突出“以病人为中心”,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为给社会广大患者提供一个较高水平、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医疗服务环境,同时为医院人才和技术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物质条件和内部环境,医院先后购置了一批中高档检诊设备,其中包括500毫安X光机、美国GE和惠普B超,腹腔镜、碎石机、心电工作站、动态心电图、彩色经颅多谱勒、彩色脑电地形图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气分析仪、电视胃镜、心电监护仪、前列腺激光治疗仪等,并在临床运用中获得了病友的广泛好评。 沙坪坝人民医院十分重视医疗质量的建设,不断加强医疗质量的管理,把医疗安全放在第一位,努力并成功地铸造了一支业务技术过硬、工作效率高、医德医风好的医疗队伍。 同时,沙区人民医院也是渝碚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成为重庆市首批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被共青团重庆市委和市文明办授予我院“大学生社区服务实践”基地的称号。 沙坪坝人民医院坚持节假日值班和下收下送,努力为临床一线服务,切实为广大病员群众排扰解难。为方便病人,医院购置新救护车;开通住院病人一日清单;延长就诊时间从早上8:00到晚上8:00;并只收平诊费用,还推出双休日、节假日免收挂号费等优惠服务,每月为辖区病人让利5000元以上,让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 沙坪坝人民医院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创建示范窗口。内科被授予“重庆市青年文明号”称号。一日制病房被授予“区级巾帼文明示范岗”。理疗室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巾帼文明岗”。其它科室和部门也都在积极创建党员先锋岗、巾帼文明岗、青年文明号、先进职工之家、“五四红旗团委”等。据不完全统计,我院已因抢救遗弃女、病弃婴、打工人员等获得新闻媒体公开表扬数十次。近2年共收到表扬信近百封,锦旗10余面,获得市、区级各种表彰奖励30余人次。 沙坪坝人民医院努力建设“以病人为中心”的特色文化,围绕办院宗旨,加强“三爱”教育(爱病人、爱医院、爱职工),注重塑造“三个形象”(个人形象、领导形象、医院形象)、切实落实“三个满意”(病人满意、病人家属满意、社会满意)。医院以“院兴我荣我富我有功,院衰我耻我穷我有过”作为院训,凝聚和激励全体职工“为了病人、为了医院、为了自己”努力工作,培育职工高尚的道德情操,使病人来到医院感受到医院如家的良好氛围。 沙坪坝人民医院推行普通话服务,对每一位职工进行普通话培训,工作时间用普通话文明用语与病人进行交流,病人满意度增加,收到良好效果;医院全面实行微机管理,率先在西南地区区县级医院中实行一日清单,给了广大患者一本明明白白的消费帐。 院领导实行走动管理,经常深入大厅迎接病人,开通院长接待日等,及时收集信息,解决病人关注的问题;全院上下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一切”。 沙坪坝人民医院领导班子务实进取,职工队伍奋发向上,医院环境美观整洁。全院上下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巩固和发展现有成果,努力提高医疗和服务质量,努力实现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质量的目标,为医疗卫生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重庆市沙坪坝区小龙坎新街44号、沙坪坝区新体村12号
公立医院
武汉市汉阳医院
武汉市汉阳医院是一所具有六十余年历史,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非营利性医院。医院位于武汉市汉阳区墨水湖路53号,面临汉阳大道,毗邻武汉市动物园,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医院占地面积50余亩,开放床位1200余张,分设31个一级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15个职能科室,拥有员工1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00余人,博士、硕士近200人。拥有世界先进的飞利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1.5T核磁共振(MR)、64排螺旋CT、乳腺钼靶等100余套诊疗仪器设备。 汉阳医院分设有湖北省泌尿外科疑难疾病会诊中心、湖北省急性心血管疾病医疗救治分中心、脑卒中诊疗中心、创伤医学急救中心、胸痛中心、康复医学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且与国内血管外科领域顶尖的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心血管内科设立“江洪团队工 作室”,肛肠科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联盟单位,肾内科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脏病诊疗协作科室。医院为国际SOS急救网络医院,武汉市汉阳创伤急救医院,武汉市“120”医疗急救联动医院,湖北省、武汉市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湖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武汉科技大学教学医院及第三临床学院、是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生培养基地,湖北医药学院合作医院等。其中,中医康复科为武汉市重点专科,泌尿外科为武汉市重点建设专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普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妇科、产科等为院级重点专科,均已达到武汉市同级医院先进水平。 武汉市汉阳医院是一所具有60余年历史,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非营利性医院。医院位于武汉市汉阳区墨水湖路53号,面临汉阳大道,毗邻武汉市动物园,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占地面积50余亩,开放床位1200余张,分设34个一级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16个职能科室,拥有员工1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10余人,博士、硕士近百人。拥有世界先进的飞利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1.5T核磁共振(MRI)、64排螺旋CT、乳腺钼靶等100余套诊疗仪器设备。 汉阳医院分设有湖北省泌尿外科疑难疾病会诊中心、湖北省急性心血管疾病医疗救治分中心、脑卒中诊疗中心、创伤医学急救中心、胸痛中心、康复医学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全国首家公安交管部门认可的酒后驾驶醒酒中心,且与国内血管外科领域顶尖的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心血管内科设立“江洪团队工作室”,肛肠科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联盟单位,肾内科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脏病诊疗协作科室。 医院是武汉科技大学第三临床学院、武汉文理学院临床教学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合作医院、湖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医学生本科教学、硕士研究生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多家医学院和护理学院临床医学生及护理学专业学生教学,每年培养400余人,同时承担外国留学生临床实习和进修。 近三年,主持和参与国家科研项目4项;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40余项;完成省市级、武汉市科协继续教育项目20余项;获市政府“知音人才”项目1人、武汉市青年医学骨干人才和中医人才项目11人;参编专著14部,发表SCI文章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300余篇。 医院为国际SOS急救网络医院,武汉市汉阳创伤急救医院,武汉市“120”医疗急救联动医院,湖北省、武汉市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其中,中医康复科为武汉市重点专科,泌尿外科、精神卫生科为武汉市重点建设专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普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妇科、产科等为院级重点专科,均已达到武汉市同级医院先进水平。 2020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武汉市汉阳医院作为武汉市第一批发热门诊定点医院和第五批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另外支援11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和托管一家40张床位的健康驿站。疫情期间既收治新冠患者,也为非新冠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先后接待发热患者17000余人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553人;自疫情暴发至武汉解封,门、急诊接诊非新冠病人8万余人次,开展各类急诊手术1125台次。 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武汉市汉阳医院“湖北省抗击新冠疫情先进集体",武汉市民政局、中共武汉市社会组织综合委员会授予汉阳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表现突出市级社会组织”;呼吸内科副主任、发热门诊主任秦永刚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呼吸内科主任艾红艳、建桥分院余海峰主任荣获“湖北省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共有255个集体和个人受到表彰,其中6个集体和70名个人分别受到国家及湖北省、武汉市级荣誉嘉奖。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湖北省常委王贺胜莅临汉阳医院考察医疗秩序恢复情况时,高度评价汉阳医院能够充分发挥民营医院行动快、决策快、效率高、人心齐的优势,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支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的队伍,经历了疫情的考验,必将得到"精神的洗礼和技术的锤炼"。
汉阳区墨水湖路53号
公立医院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坐落于江西南部、赣江源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创办于1942年,是江西省唯一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本科医学院——赣南医学院直属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也是赣州市唯一一家省直省管三级甲等医院,江西省第三周期医院评审首批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几代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六十余载风雨兼程春华秋实,医院现已发展成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区域性医疗、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医疗中心,全国医院百强院。2018年、2019年DRGs综合排名位列全省第三、全市第一。岁月的年轮承载着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医院的发展是赣南红土地医学事业进步的见证,为赣南人民的健康福祉作出了重要贡献。 医院现有黄金、章贡两大院区,编制床位3000张,2019年出院人数10.87万人次,门急诊人数130.32万人次。2019年5月正式全面启用的黄金院区坐落于交通便捷的赣州经开区金岭路西侧,占地面积165亩,设有主医疗区、康复保健区和教学科研区三大功能区。黄金院区主体建筑气势恢宏、环境优美、医疗功能布局合理、设施齐全。黄金院区建有直升机标准停机坪,是赣州市空地一体化紧急医疗救援中心、赣州市120急救直升机唯一固定起降点。黄金院区的正式全面启用为赣南及周边地区百姓提供了更舒适、更优质、更高端的就医环境和医疗服务。“一院两区”犹如腾飞的双翼,正承载着全院职工共筑健康中国的梦想展翅翱翔。 医院大力推进“人才强院”战略。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500余人,博士及博士后70余人,硕士800余人,博士研究生导师9名,硕士研究生生导师85名。有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1人,享受国务院及省、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入选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专家2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7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省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等。 医院拥有一批优势学科群和科研平台,区域内综合优势明显。临床医学学科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系江西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泌尿外科、疼痛医学科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入围科室、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泌尿外科为中华医学会县级医院人才培养计划泌尿外科腹腔镜培训基地、江西省尿路结石现代治疗中心;心血管内科、普外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普通外科、消化内科、骨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肾脏内科、泌尿外科、麻醉科、神经内科、口腔科、儿科、急诊科为省医学学科省县共建计划项目援建学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骨科、眼科、神经外科、麻醉科、心脏介入学、超声科、心内科、妇科、皮肤科、病理科、临床检验科、普通外科、重症医学科、疼痛科被确定为赣州市医学领先学科。各学科努力探索国内外相关学科发展的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通过创新提升医疗服务品质,涌现出以享誉国内外的泌尿外科NOTES、LESS及重症医学ECMO为代表的一大批高、精、尖技术,填补了众多省市及国内、国际空白,吸引了众多同行敬佩的眼光。泌尿外科连续多年跻身全国医学学科影响力百强行列,名列江西第一。 医院拥有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赣南分中心、江西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江西省结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泌尿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西省脉管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西省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赣南医学院院士工作站(程京院士)、江西省高校临床医学重点实验室、赣州市人体音频信号智能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赣州市疼痛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众多国家、省、市级学科平台。 医院崇尚学术,不断强化科研理念,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取得了跨越式提升。近年来共获5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市、厅级课题2000余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3项;省卫生厅技术创新奖2项;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7项,赣州市政府科技进步奖47项。通过省、市级鉴定的成果100余项,验收的新技术项目200余项,在《European Urology》、《Journal of Hepat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在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 充分发挥培育功能,着力打造人才孵化高地。医院作为赣南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设置有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儿科学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为江西省一流(优势)专业,麻醉学、医学影像学位江西省一流(特色)专业,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儿科学等5个专业为一本批次招生;自2011年以来,由医院教师组成的教官团队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荣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次,创造了江西省医学院校在该项重要赛事的历史最好成绩,获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华东分区赛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和三等奖3次。医院于2018年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014年获批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目前共有专业基地25个。医院现为美国林肯纪念大学临床实习基地,同时拥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教学实践教育基地和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等,通过辛勤教学为全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高素质医学人才,服务分级诊疗政策,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 医院诊疗设备先进,拥有全国省会城市外第一台最新一代达芬奇Xi型手术机器人,高档磁共振仪5台、螺旋CT机 6台、DSA、ECT、直线加速器等大批先进医疗设备,整体配套齐全,达国内同类医院先进水平。单位注重信息化建设,着力打造现代化、智慧型医院,以HIS、EMR、PACS、LIS、OA系统为主导的高效信息系统,构筑起达国内先进的数字化医院信息平台。 近年来,医院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学装备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纪检监察先进单位”、“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全省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先进单位”、“江西省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 “江西省省级群众满意医院”、“江西省平安医院”、“赣州市文明单位”、“赣州市五一劳动奖状”等众多荣誉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加快推进“健康中国”新征途上,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全体职工将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继续竭诚为病友提供最优质服务,谱写医院发展崭新篇章!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青年路23号;江西省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岭大道128号
公立医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前身为浙江中医学院附属门诊部,成立于1961年,为浙江省卫生厅所属省级医疗机构,2003年9月18日,经浙江省卫生厅批准,门诊部与浙江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实行“院系和一”,成立附属针灸推拿医院,又名浙江省针灸推拿医院。它是目前省内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中医、针灸、推拿、骨伤康复特色医院,是省级公立医疗机构和省市医保定点单位、省市离休部定点医院,拥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重点专科3个,重点实验室1个,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为博士、硕士培养点。医院中、西医技术力量雄厚,名中医优势响誉省内外。医院现有卫技人员18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18人,副高职称18人。   由浙江省卫生厅批准建立的浙江名中医馆(省内唯一一家名中医馆)也设在本院。名中医馆汇集了何任,蒋文照、詹起荪等二十余位国家级,省级名中医和百余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高级职称中医专家坐诊。   依托医院针灸推拿技术力量,设立了医学保健中心,通过中医保健推拿、针灸等治疗方法,主要诊治脊椎病、腰肌劳损、慢性疲劳综合征等亚健康患者。医院拥有全自动生化仪、彩色超声仪、PCR扩增仪、经颅多普勒(TCD)、呼吸机、心电监护仪、CR等大中型医疗设备。医院核定床位200张,病房设有独立卫生间,收视系统及24小时热水供应,环境整洁舒适,以中医药、针灸、推拿、骨伤、康复为治疗手段,主要收治中风后疑症等中枢和周围神经疾病、腰锥间盘突出症、风湿病、脊椎病、骨关节病等。
杭州市莫干山路219号
A级申报 去验证
手机站
小程序
公众号
回顶部